Time:2014-07-10 12:16

资产评估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将有专业“标尺(4)

在评价项目的操作中,中凯评估做到了以下几项,来提升绩效评价的满意度。 第一,精心组织绩效评价实施工作。将评价过程中需要收集的资料、项目基础数据采集表格、工作底稿、资料报送、绩效报告体例、提交时间等细节

  在评价项目的操作中,中凯评估做到了以下几项,来提升绩效评价的满意度。

  第一,精心组织绩效评价实施工作。将评价过程中需要收集的资料、项目基础数据采集表格、工作底稿、资料报送、绩效报告体例、提交时间等细节一一明确,并履行告知义务,从而避免了资料提交滞后、提交数据口径不一、绩效报告内容不全等“窝工”现象。

  第二,合理配置评价组织实施机构。综合考虑省财政部门、财政组织实施部门及评估机构来共同组成评价领导小组,明确参与评价各方的职责及岗位分工,促进各自优势得以发挥。

  第三,搭建沟通互动平台。一是从专业角度协助财政部门制定工作方案。二是积极与资金主管部门形成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整体合力;三是评价结束,及时提交报告初稿,广泛征询意见,确保评价结果无重大遗漏。

  第四,逐步完善评价指标库。中凯评估参与了大量评价项目,涵盖了农业、外贸、果业、畜牧业、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通过大量绩效评价实践,我们不断完善和修订指标体系,促进评分标准更加合理、指标体系设计更加科学、量化标准更为精准。

  第五,创新评价结果应用手段。首先在提交绩效报告时,要总结经验,同时对虚报项目、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管理混乱、决策失误等重大问题予以披露,提出整改意见,并财政、项目主管部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下年度部门预算和考核部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其次,设计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告知书》,将每个项目在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整改要求及时反馈到项目单位,并帮助其整改落实,使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得到进一步延伸。再次,绩效评价结果报告,经报请财政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同意后,以《山西评估》、评协网站等为载体,公布评价结果,落实公告制度。

  第六,积极参与山西省评协“绩效评价软件”开发及绩效评价实践理论研究。山西省评协从2011年起即推进绩效评价查询软件的开发。中凯评估多次参加研讨,在软件的结构设计、操作流程、界面设置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积极提供基础信息,完善数据库建设。同时,我们不断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探索研究。2011年,应省财政厅委托,对全省财政系统39个县(区)了“产粮大县励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及指标体系。2012年,我们参与了中评协组织的绩效评价调研工作,提供了大量实用数据。2013年,参与了中评协《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及“模拟案例”的起草工作,为评估行业进一步参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研发绩效评价体系“加强版”

  通过操作的学习贯彻,做好绩效评价业务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首先,加强绩效目标编制与审核。

  项目主管部门应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预算绩效目标,同时,财政部门要对主管部门提出的绩效目标,组织评估机构及各方专家实施审核,内容包括绩效目标与部门职能的相关性、绩效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实现绩效目标所需资金的合等,以便在绩效评价实施时对照比较。

  其次,重视研究部分项目绩效滞后问题。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绩效是重点,但一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支出项目由于投资数额大、运行周期长,绩效的具有滞后性。在进行评价时,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非常重要。同时,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完整的绩效评价标准,综合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效益以及绩效,是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重要课题。

  再其次,建立全国统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在全国统一推广运用,促进绩效评价尺度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以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性、可比性。同时要研究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库、标准数据库,并健全动态修正机制。

  最后,营造全方位参与绩效评价工作的氛围。

  为了提高各级及财政部门、项目单位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绩效评价结果的满意度,促进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合理,可采取以财政部门为主,项目主管单位、评估机构、、政协、资金受益群体共同参与的方式,尤其要建立监督制度,逐步建立起高效、责任、、透明的绩效评价体系,形成财政主管、部门参与、机构实施、上下联动、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合作推广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