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位置最靠北的野生灵长类被称已灭绝的直隶猕猴重现河北承德
最北的野生灵长类动物,号称灭绝的直隶猕猴在河北承德重现野外的食物非常匮乏,不太适合人类以外的灵长类动物生存。因此,除人类以外的大多数灵长类动物都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并不多。几乎没有寒冷地带。
然而,在我国河北省北部的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北端,曾经有一种猕猴——直隶猕猴,甲骨文中就有记载,说明说它们在这一代存活了3000多年这种猕猴的历史与其他种类的猕猴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体毛稍长一些,所以才会被称为“冀东的长毛猴”.
这种猕猴是1870年由法国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鉴定并命名的(取名直隶猕猴)。它曾经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的猕猴。80年代,猕猴数量逐渐减少。河北省承德市的武陵山地区被认为是该物种最北端的栖息地,也是目前生活区内最北端的野生灵长类动物。80年代,该物种在武陵山地区绝迹,被认为已灭绝。
然而,2008年,在兴隆县青松岭镇大神山发现了几只猕猴。后来,人们多次发现这一代猕猴的模样。例如,2012年10月6日,两名摄影师在河北省双塔山自然风景区拍摄猕猴。之后,成为双塔山常见的景象。现在中国的野生动物数量非常多。
2019年4月,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火斗山镇柳营村发现野生猕猴。当地村民称,这是两年来第五次发现野生猕猴,附近的马营子乡也发现了野生猕猴,有专家认为,这意味着我国野生猕猴的分布已经推进了近向北800公里。
难道直隶猕猴在这里没有灭绝,又重新出现了?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这些猕猴确实是早先生活在这里的直隶猕猴,只是一直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没有被人们发现。但是,近年来,人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动物意识增强后,这些猕猴从深山里出来,种群也扩大了,于是又被发现了。
但也有说法认为这里的猴子可能是驯化猴的野生种群,甚至有人认为早期的直隶猕猴也是清代从承德避暑山庄御花园逃出来的猕猴种群王朝。.然而,大多数专家往往是第一个。毕竟太行山沿线的大部分地方曾经都有过猕猴,现在太行山脉的南半部还生活着不少猕猴。但具体情况如何呢?生物学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