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挂靠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信息网-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2024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约60%﹔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5.4%,“跑赢”国内生產总值增速﹔对每孩每年发放3600元育儿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一个个暖心数字、一项项惠民政策,生动詮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為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点做好全方位扩大内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科技创新和產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多措并举保障改善民生等工作。”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落实好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家住安徽宿州市泗县的小鐘出生时被确诊血友病,需终身治疗。当地民政部门為他申请了低保﹔医保部门為他办理了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医药费用可报销约95%。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於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眾急难愁盼的意见》提出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等10项重点举措,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孩每年3600元的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今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将提高到4.5个,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补贴真金白银,增加普惠托位,让更多家庭养得起、托得上。

  今年,国家财政承担的城乡居民全国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约1.9亿。截至2024年末,全国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6000余个……养老金持续提高,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夕阳红”更加美丽。

  “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增布局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建设全面推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下沉。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进一步解决好群眾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持续深化医改,群眾就医更加方便。

  深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24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建设筹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等180万套(间)。住房是群眾的基本需求,关系着生活的冷暖。今年,国家将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等建设,让更多人安居。

  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困难群眾救助补助资金1566.8亿元,支持地方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工作。截至5月底,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為每人每月799.7元、594.9元。保障困难群眾基本生活,兜住民生保障的基础和底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工作千头万绪,要在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坚持尽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断推出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民生举措,让人民群眾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9月,云南昭通市盐津县的81万亩方竹将进入採笋季。“每年收入能有40万元,心裡高兴得很。”柿子镇新生村笋农李兴珍在自家200亩竹林忙碌。她家曾是贫困户,如今靠这片“绿色银行”脱贫致富。

  村裡的脱贫產业还吸纳了李兴珍这样的农村妇女就业,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在盐津县水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鯤鹏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塑料花厂车间繁忙,这家工厂已吸纳周边数百人就业。

  我国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截至6月底,全国已累计帮扶超过680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脱贫攻坚的胜利并非终点,而是共同富裕的起点。如何将脱贫成果转化為可持续的发展动能才是最大考验。

  变“输血”為“造血”。目前,全国832个脱贫县均培育形成了2至3个特色主导產业,总產值超过1.7万亿元,近3/4的脱贫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分类推进帮扶產业提质增效,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3283.3万人。脱贫產业正在转化為致富產业。

  “接下来将提升监测帮扶质效,抓牢產业就业帮扶,指导脱贫地区聚焦主导產业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產业全链条提质增效、全环节带农增收。”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说。

  共同富裕不仅体现在消除贫困,还有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深化东西部协作,通过协作补短板、拓市场、添增量,提升西部发展能力。从“山海情”的跨越千裡,到“產业飞地”的协同共赢,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之美不断谱写。

  “要提高协作帮扶实效,发挥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和社会动员‘四支力量’作用,持续开展特色產业提升、產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增效、劳务协作提质‘四项行动’。”麦尔丹·木盖提说。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2025年“三农”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明确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明显快於城镇居民。

  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放开放宽城镇落户限制,推动有意愿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力争到2025年,50%的县建立“教联体”,有力有效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一项项政策举措正在落实。

  从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到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中国经济之“美”不是单一维度的线性增长,而是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是亿万人民脸上的幸福笑容。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提出20年。“两山”理念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6月30日上午,在寧夏中卫市烈日下的腾格裡沙漠,百余名工人完成最后一列刷状网绳草方格扎制。至此,腾格裡沙漠东南缘长约153公裡、宽10至38公裡的固沙锁边带完成锁定,标志着寧夏境内腾格裡沙漠锁边全面完成。

  中卫市国有林业总场正高级林业工程师唐希明感慨:“这是几代治沙人努力的成果。”锁边带将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显着遏制沙漠扩张、减少沙尘源。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努力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

  森林面积持续扩大。2024年,全国完成造林444.6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4万平方公裡,种草改良322.4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78.3万公顷,我国森林覆盖率超25%,森林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稳居世界第一。

  草原增绿扩绿显着。“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支持草原保护修復总投资达到1100亿元,年均修復草原超过4600万亩,年均防治草原鼠虫害面积超过1亿亩,草原鲜草总產量超过5.5亿吨。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强化协同,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取得新成效。”国家林草局生态保护修復司副司长刘丽莉说。

  江河湖水变干净。上半年,长江、黄河、珠江、鬆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為90.4%,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监测的209个重点湖(库)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湖库个数佔比78.0%。

  水生态在恢復。“十四五”以来,在全国七大流域开展了水生态状况监测调查,以长江流域為重点开展了水生态考核试点,构建以水生态系统健康為核心的指标体系,引导地方加大保护修復力度。例如,长江刀鱭时隔30年,再次上溯到长江中游江段和洞庭湖区。

  “坚持‘一河一策’,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加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建设江河绿色生态廊道,推进河口及三角洲生态保护,强化江河流域生态功能。”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说。

  空气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上半年,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為83.8%,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全国PM2.5平均浓度為3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大气平均优良天数持续提升,更多蓝天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节能降碳扎实推进。2024年,全国能耗强度同比降低3.8%,煤炭消费佔比下降至53.2%,比2012年下降超过15个百分点。据测算,我国林草年碳匯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居世界首位,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压舱石”。我国的节能降碳行动,為全球碳减排和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治国有常,利民為本。“老百姓的获得感是实实在在的。”坚持以人民為中心,坚持发展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的发展就有了坚定的立场、正确的方向,也就有了温暖的底色、无穷的力量。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