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真破产了?
哪怕如今的大英,早已不是当年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可好歹英国还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再不济,世人也看到一度一艘航母都不剩的英国,近年又平添了“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两艘七万吨级的航母。这世界上有两艘七万吨级以上航母的国家,似乎不超过三家!
换言之,蕾切尔里夫斯所言导致英国国家破产之所缺资金,也就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制造成本罢了。要知道这些航母的维护费用也是相当高昂的。200亿英镑绝非英国无可挽回地走向破产之数。比如卖掉航母,再辗转腾挪一番,也就能把账给轧平。
还可以算另一笔账,今年4月,时任英国首相苏纳克访问波兰时表示,追加5亿英镑军援乌克兰,使得英国在2024财政年度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总额达到30亿英镑。
4月23日,时任英国首相苏纳克、时任英国国防大臣沙普斯,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波兰防长卡梅什(从左至右)在华沙视察波兰武器装备
也就是说,斯塔默政府于当地时间7月28日宣称英国破产、29日在议会正式如此宣布,但事实上英国政府的财政状况并非无法挽回。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出于党争,希望通过此轮“宣称破产”,以期未来短期内就能够进一步挤压英国保守党在议会内的席位。
蕾切尔里夫斯声称,在过去的14年里,保守党为了赢得公众支持而作出“无资金支持的支出承诺”。
貌似目前在台上的斯塔默,因自身所在的工党之长期在野,也仍以一种在野党的心态思考问题。甚至在议会辩论环节,现任首相斯塔默看到他的前任苏纳克,仍一度一口一个“首相”。
首相长来首相短,闹半天一拍脑门才明白,里希苏纳克已经不是首相。“我斯塔默才是现任首相啊”。
要不怎么海叔要说,斯塔默一度还在用在野党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呢?也许,在野14年,有一种思维惯性,在所难免。
当斯塔默的环境大臣史蒂夫里德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表示上一届保守党政府“故意掩盖”公共财政的真实情况时,保守党方面忙不迭地通过媒体释放信息称,英国是一个“财富蓬勃发展”的国度。那意思无非是指工党在没事找事、挑事。
另有一番解读认为,工党当局除了希望在选情上力压保守党以外,更希望通过各种方式,令英国社会总体上同意上调税额。
有分析认为,斯塔默政府可能会因为上调税额而增加100亿至250亿英镑的税收。环球网援引《金融时报》所发分析称——
亦有英国政府内部人士指出,国民医疗服务体系面临压力,特别是在医院建设方面“没有资金支持,并且时间表不切实际”。另外,国防、先进制造业、公共部门等领域也面临压力。
在海叔看来,管他什么原因呢。目前而言,无论此前运行了14年、除了使得英国“脱欧”别的很难说有多少政治遗产的保守党,还是一直以来叫嚷希望英国民众都过上好日子的工党,实际都很难拿出招来,由此使得英国政府能够更好地运转。目前来看,英国的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
而美国总统大选尘埃尚未落定——这一点,连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都明白,因此在他的缩水的访美旅程中,都必然加入与特朗普、哈里斯分别会晤之态度。
总感觉,哪怕斯塔默不希望唯美国马首是瞻,但未来英国的各种政策,仍得看美国的眼色行事。管他什么民主党来共和党,反正只要是美国的当政者,其发言就将是英国的圭臬。
在保守党当政的时期,英国退出了欧盟。“美英”与“欧陆”抑或是“欧盟”成了许多时候西方内部矛盾的两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