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场影响亿万中国人命运的考试。高考综合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2014年浙江、上海作为第一批试点省市,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广东省为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启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实施。
201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我省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的序幕徐徐拉开。
从2016年底起,广东省着手《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研制工作。为研制出一份既符合国家顶层设计要求又具广东特色而且具可操作性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方案》起草组的足迹遍布全国17个省市(包括7个试点省市和其他省份),借鉴经验和做法。深入全省18个地市教育局、33个县(市、区)教育局、113所高中学校调研,广泛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中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及学生家长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召开了若干次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征求意见座谈会,进行全面充分深入的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建议。面向各地政府分管领导、教育局领导、高校校长和教师、初高中校长和教师、学生及家长8个不同群体发放了调查问卷10440份。此外,广东省委托第三方对《方案》及实施存在的风险点进行系统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评估,提出控制和化解的应对措施。
历时2年多,数十易其稿,《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分别经省重大民生领域改革专项小组、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常务会、省委常委会审议和教育部备案同意后,于2019年4月23日以广东省人民政府名义正式印发。
这标志着广东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方案》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1年高考按照新高考模式进行考试和招生录取。《方案》明确,我省将普通高考分为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两类,并明确两类高考的考试科目、考试安排、高考成绩构成、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招生录取方式等。
从“3+综合”到“3+1+2”,选考科目从2种组合到12种组合,从统一高考分批次划线投档录取到春季高考、夏季高考分别录取,从“院校+专业”到“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形式,从综合科目计卷面分到首选科目计卷面分、再选科目计等级分,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令人耳目一新。
2019年4月24日,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廣東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一圖讀懂
2019年5月起,廣東省教育廳在全省各地開展高考綜合改革宣講,由省教育廳、省教育考試院負責同志帶隊,分赴各地開展巡回宣講和政策解讀。
2020年普通高校考試招生改革工作啓動了13項改革舉措:加大“高考移民”治理力度,嚴肅查處通過非正常戶籍學籍遷移、戶籍學籍造假、出具虛假證明材料等手段獲取高考資格及“在冊不在校、人籍分離”等高考移民行爲;所有普通高考標准化考點及考場全面完成電子監控系統高清升級改造工作;考點全部推行考生入場人臉識別技術驗證考生身份;增加廣東省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上重點高校的人數和比例。此外,拓寬應用型本科院校招收中高職院校畢業生招生通道……
2021年,我省“3+1+2”新高考實施的第一年,也是在廣東省出現本土疫情形勢下組織的一次特殊高考。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上下克服了重重困難,組考實施平穩有序,實現了應考盡考的目標,做到了不因疫情落下一人、不因特殊放棄一人。
根據疫情發展情況,我省有針對性地制定高考疫情防控方案和考務組織方案,將全省分爲“三類地區”(一類:廣州、佛山;二類:深圳、茂名電白區;三類:其他地區),涉考人員分爲“七類人群”(確診病例和核酸陽性考生;密切接觸或次密切接觸考生;其他紅碼、黃碼和發熱考生;普通考生;社會考生;考務工作人員;家長),進行分區分類管控。全體考生、考務人員及接觸考生人員做到考前14天連續健康狀況監測、考前7天內核酸檢測全覆蓋以及考務人員疫苗接種全覆蓋。在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嚴格做到“兩個不交叉”(即:校內和校外人員不交叉、高風險地區和中低風險地區人員不交叉),分醫療救治場所考點、隔離考點、普通考點“三種考點”加強考點管控。同時,對管控區域人員、車輛實行“專人專車專司機”閉環管理。
我省根據2021年新高考特點,做好各項考務工作,努力實現“平安高考”。通過加強標准化考點建設,以考場空調、高清視頻監控、人臉識別身份驗證系統、通信設備監測及屏蔽、網絡信息點互聯互通、極端天氣應急預案、保密室試卷“分科入櫃”7個“百分百全覆蓋”,確保考試過程安全。通過加強試卷全流程、全方位管控,確保試題試卷安全。通過強化協調聯動,開展“打擊銷售作弊器材”“淨化涉考網絡環境”等7個專項治理行動,營造良好的考試環境。通過強化督導檢查和應急處置,加強預測預警、信息研判和應急演練,確保高考安全平穩。
爲確保考生順利赴考,全省近8萬名涉考工作人員履職盡責、擔當作爲,全力做好治安出行、食宿衛生、防暑降溫等考務管理和服務考生工作,爲高考順利進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廣州市出動了730輛專車接送在中高風險地區居住和考試的819名考生。對于廣州市2名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轉確診考生,在治療場所選用獨立、隔離、無幹擾的病房,設置專用考場,每個考場選派2名視頻監考員和2名醫護人員完成監考工作,並做好各科試卷的消毒工作。此外,我省還認真爲殘疾考生等困難群體提供便利,針對1名參加高考的盲人考生,專門制定了考試方案,制作了盲文試卷,安排了專門考場,專人負責引導服務,考生順利參加了考試,確保每一位考生不因特殊原因失去高考機會。
2021年,全省高考報名人數78.3萬人,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夏季高考考生63.6萬人,實際參加考試60.8萬人。全省共設有537個考點,2.46萬個考場,監考以及考務人員將近8萬人。
2021年新高考改革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揚。從考試結果來看,疫情對考生的發揮整體上沒有影響。考試命題符合教育部和廣東省的有關要求,符合高中課程標准要求和教學實際,也符合各層次、各科內高校對人才選拔的要求,考試結果較好地反映了各地區、各中學以及不同考生群體的實際水平。從錄取結果看,呈現本科投檔率創新高、考生志願適配度高、專業調劑錄取少、高校退檔少的特點。
2021年6月7日,上午,副省長王曦率省政府辦公廳、教育廳、網信辦、工信廳、公安廳、衛健委、氣象局、保密局等部門有關負責同志,到省國家教育統一考試考務指揮中心,在向教育部彙報全省組考情況後,網上巡察全省高考考務組織情況。
2022年,改革仍然在路上:總結新高考首考工作經驗,不斷深化改革,進一步優化高校招生院校專業組設置和計劃調整流程,修改完善高校招生計劃編制和錄取系統;指導高校科學合理確定2024年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並按期公布;加強高中選科指導,引導學生及家長理性選定高考選考科目;推動高中學校根據學生選科,認真制定不同科目組合的選科走班方案,合理安排師資,開足開齊相關課程……
2022年4月27-28日,我省普通高等學校專升本考試順利落下帷幕,這次考試作爲2022年高考的一次排練和預演,組考和防疫工作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爲今年高考提供了可參照的工作範本。
2022年4月27-28日,普通高等學校專升本考試中,廣州巴士集團打造全国首例“房车”考场。本次“房车”考场共11个,其中包括10个正式考场、1个备用考场。
这五年,我们致力于考试招生体制机制的合理完善,着力于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奋力于从根本上推动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这五年,我们见证着越来越多的高三考生顺利通过高考走向人生高光,见证着大批的青年学子经过选拔后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实现人生理想……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大计莫如树木,终身大计莫如树人”。改革永远在路上。高考更深层次的变革依然在探索中,后续的改革措施也会陆续出台。据教育部权威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十四五”规划又提出“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提高到60%。也就说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普及化阶段,这也意味着人们对高等教育提供优质又兼顾个性的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需求,这无疑也给高考招生录取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更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实劲、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冲劲,全面深化高考改革向纵深推进,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日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