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18-11-21 11:29

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两万亿大关”

五棵松上品折扣,五郎八卦棍国语,五里墩立交桥全封闭,五里屯社区,五里一徘徊

  “发展才是硬道理。”通过4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的进程中,的历史也是一部民营经济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民营经济促进了国内生产总值(P)的快速增长。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40年来四川地区生产总值(P)、民营经济增加值数据,发展轨迹呈两条平行上升曲线趋势。从发展速度来看,四川民营经济始终与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同频共振,1978年四川P184.61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为6.36亿元;2017年,四川P达36980.2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也突破“两万亿”大关,达20738.9亿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四川民营经济40年的强劲发展态势:1978年,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占P比重仅为3.4%;2017年占比已飙升至56.1%。这也说明了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程度的逐年提高。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陈新介绍,40年,四川民营经济实现了从小到大、从有到好的跨越式发展。期间,四川深入贯彻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旗帜鲜明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市场准入、财税支持、创新创造、鼓励“走出去”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民营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记者了解到,从2012年起,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每年迈上一个新台阶,保持着“一年一个千亿”的节奏。2012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总量近1.3万亿元,2013年超过1.4万亿元,2014年跃过1.5万亿元,2015年突破1.6万亿元,2016年突破1.8万亿元,2017年首破两万亿元。迈过千亿台阶用了22年,由“千亿”到“万亿”的跨越用了11年,跨越第二个万亿只用了6年。

  四川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978年,四川民营经济增加值占P比重仅为3.4%;1980年,这一占比逼近10%;1993年首超20%;2001年首超30%;2005年首超40%;2009年首次突破50%,撑起“半壁江山”。

  党的以来,四川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继续逐年提高。2012-2017年,四川民营经济占P的比重从53.8%提高到56.1%,5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3390亿元,占P的比重达到56.4%。

  四川省统计局总经济师熊建介绍,民营经济快速增长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重要作用更加凸显。以2017年为例,民营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1%,拉动当年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

  据了解,所谓这“半壁江山”的重要支柱还体现在投资、就业、税收等多方面。近年来,全省民营投资增速长期高于全国平均速度。2017年,全省民间投资占全省全社会投资的近50%,成为投资的重要推动力。近5年,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人员的92.8%,成为就业的最大主体。2017年民营企业缴纳国税收入占全省国税收入比重的60%以上,成为财力增加的主要贡献者。

  在最新“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新希望、通威等8家川企榜上有名。它们都诞生于的春风中,从蹒跚学步到跳起摸高,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知名企业、行业领军企业。

  民营经济正在成为四川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2017年,民营企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98%,近3年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数占全省总量的95.8%,研发费用占全省总额的81.5%。

  2017年四川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7.8∶52.8∶39.4,工业依旧是民营经济最活跃的领域,服务业占比正在逐渐提升,2017年全省民营经济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全省民营经济的贡献率达42.4%。

  “40年,弹指一挥间”。四川民营经济为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发展机遇,为越来越多的家庭带来了幸福生活。四川民营经济正发展迅猛,展望未来。

  • 合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