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宽体车+最深车站地铁15号线亮点全剧透
同一时间,为地铁三期规划收官的15号线,也迎来多个关键节点目标达成,一个不断织密的城市轨道交通骨架网络,正加速呈现。
通俗理解“轨通”术语,它是地铁建设中的重要施工节点之一,分“短轨通”和“长轨通”。实际上,地铁轨道先由短轨条组建形成,当短轨条最后一节钢轨铺设完成就代表“短轨通”;随后还需将这些短轨无缝焊接为长轨,才能够满足列车在轨道正常行驶。
而刚刚实现的“长轨通”,即意味着全线最后一节短轨焊接完毕。至此,历时一年多紧张施工的轨道工程已全部完成。铺轨期间,项目采用机铺+人工散铺相结合方式,进行分段、分期施工。
6月确定线路车站与车辆段正式命名,8月相继完成区间隧道“洞通”与13座车站主体封顶,部分列车也已运抵西安
2019.6丨《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9~2024)》获批,15号线号线一期开工,至此三期规划项目全部落地实施;
2021.12丨首台盾构始发,工程进入盾构施工阶段;2022.5丨11座车站进行土建施工,1座主体封顶;
同时,因15号线航天城站地处北长安街与西长安街十字西侧,与既有2号线车站尚存一定距离,加之早先规划建设时未预留换乘条件,故
目前换乘通道已启动建设,受施工影响,临近的北长安街(西长安街-韦曲北街段)西半幅道路及新华街东口采取临时封闭措施,计划工期自今年11月初到明年6月底,与地铁整体完工时间相契合。
梳理诸多工程重要节点,皇子坡站(工程名为神舟二路站)亦被屡次提及。谈及这座车站,它的诞生其实还创造了西安地铁一项建设之最——
为何会成为最深地铁站,原因便在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本站选址东长安街与神舟二路十字以东,向西与航天城站地势高差达到80米,考虑线路纵坡和复杂管网等因素,最终设计为站台、站厅分离式布局结构,且是我国第三例采用明暗挖结合法施工的大埋深车站。
具体看,负一、负二站厅层为明挖法施工,负三站台层为暗挖法施工。站台层和站厅层底板高差约32米,需要由3个斜扶梯通道连接,通道总长约60米,坡度27.3度。
除此之外,15号线作为疏解主城区南部客流的轨道交通,沿线途经长安区、航天基地核心交通动脉以及长安大学城、高新产业园等人口、园区稠密地带,因而在规划时便选定使用载客量更高的A型宽体车,也是西安现阶段批复地铁规划中唯二投入A车的线路。
,以匹配不同时段客流的需求,避免高、平峰运能过剩,开通数月的10号线即使用该运营组织方案。
尽管地面附属设施还未显现,不过综合去年底有关出入口造型设计的公示方案,15号线出入口设计将大体遵循既有14号线主体样式,也就是以前高后低的金属屋面板呼应“大雁展翅”形象为元素,立面玻璃竖向分隔条象征轨道。
站在长远角度,新版《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城市轨道交通线号线将继续向东、西方向延伸,向东沿杜陵边缘直抵西安东站,向西则深入鄠邑区核心,对各板块间互联互通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15号线一期线路走向 制图©悦西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