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挂靠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信息网-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在智己放话之后,隔壁腾势的老大赵长江先坐不住了,说“这个时候在宣传半固态车用电池的就是在玩文字游戏”。(后来赵长江把微博删了)

  虽然人没点智己的名,但智己 CEO 刘涛直接转发,隔空互怼:文字游戏并不擅长,智己“必有尖货”。光码字还不够,刘涛还开了直播,让大家都来瞅瞅他们的固态电池工厂。

  这次直播还不短,有一个半小时。直播的地方是在电池供应商清陶能源的实验室,主要内容也是在讲解,智己即将用的这个固态电池是怎么做的。

  锂离子在电解液里,从正极穿过隔膜游向负极,就是充电,反之就是放电。而固态电池,顾名思义就是把液态电解质换成固态。

  因为舍弃了高压下会不稳定的电解液,固态电池可以在正负极上用更猛的耐高压材料。比如液态电池负极一般用石墨,而固态用金属锂当负极,金属锂的克容量大概是石墨的 10倍。

  再加上固态电解质体积更小,电池就能做得更轻更薄,所以能量密度很高。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能量密度为 255Wh/kg ,这已经算是液态里面比较高的了,而固态电池能轻轻松松做到 500Wh/kg ,直接翻倍。

  显然,固态电池解决了我们用电车最大的两个痛点:续航和安全,可以说是个完美的存在,自然也就成了大家研究的重点。

  现在的固态电池还只是个实验室产品,仍有很多问题,比如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远低于液态电解质,还有电池高阻抗也会影响锂离子传输,这些会导致电池内阻增大,充放电循环次数不高。

  国内这边有说要到 2030年,国外的丰田倒是挺自信,说他们 2027 年就能量产固态电池。但鉴于他们连液态电池都还没整明白,加上已经跳票了几次(最早说是 2022 年就能量产),脖子哥只能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全固态既然不行,工程师们就想了一个招,先把电解液一部分替换为固态,整出一个介于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半固态出来。

  在直播中,清陶能源(电池供应商)的人进行了展示,智己L6上要用的是他们的第一代产品,半固态电池。明年会开发第二代产品,最终到第三代,才是全固态电池。

  这三代升级的地方,就是让电池的缺陷越来越少,体积越来越小。比如第一代电池仍然需要隔膜,第二代就会拿掉,到了第三代材料种类更少。

  但因为固体的致密性还不够,电解质中间会有缝隙,影响锂离子的传输,所以他们往里加入 10%的润湿剂,相当于是用液体去填满这个缝隙。

  然后呢,他们是在正极的表面包覆上一层厚度大概 10微米的固态电解质层,这一层东西主要是无机材料,目的是提高正极高镍材料的稳定性。

  最终电池性能当然也有明显提升,根据智己 CEO 的说法,搭载这块电池的四驱版车型,能跑 1000+公里。

  咱在看看智己宣传说的啥,“准 900V 超快充固态电池”,人家在一堆词前面加了一个“准”字。

  那说回来,其实半固态电池,智己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去年 12 月份,李斌直播了蔚来 150度电池包的续航能力,最终车子跑了 1044 公里。

  脖子哥也问了几位业内人士,目前半固态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了,现在量产最主要的问题是成本过高,价格太贵。

  蔚来 150度的电池包只租不卖,蔚来高管曾经透露这块电池的成本,相当于一辆 ET5(起售价 29.80万),而且还无法大规模生产,今年只产 1000个。

  那对于智己来说, L6 要上的半固态电池,大概率也不会便宜。脖子哥猜它可能只是个选装配置,车子如果卖 20来万,你再选个半固态电池,售价或许要奔着 50万去了。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