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健朱倩倩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江河行地,日夜不息。水,是天地寰宇中的天然“实物”。“实”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从宀,从贯,会二字得充实之义。《说文》云,实,富也。《小尔雅》载:实,满也,塞也。“实”字本义是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岁月悠悠,星汉灿烂。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水产生了认识,在东西方古代朴素的物质观中,水视为一种基本的组成元素。诚然,水是地球表面数量最多的天然物质。在历史与时间的浩瀚中,水是如此厚实地惠泽着万物,她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她静卧大地,与人类相伴相生。
水之“实”,是一种形态。中华大地,河海旖旎,江山如画,水网密布纵横,湖泊星罗棋布。静水流深,蕴含着宏大的精气神。万古不息的黄河和长江是一对孪生姐妹,分娩出惊艳世界的中华文化,哺育了伟大的华夏民族。水,清澈、潋滟、甘甜,它澎湃流淌、潺潺百转、蜿蜒跌宕。水有万般情态,千般风情。水以它的“实”,孕育了四大文明古国,涵养了无数生灵,滋育了灿烂的文化与传奇。水以它的“实”,润泽了赣鄱大地,惠及了赣南红土圣地,汇成了一幅幅壮丽的河川锦绣蓝图,谱写了一曲曲嘹亮的水利高质量发展之歌。
水之“实”,是一种品德,蕴含着敢为人先、开拓进取,无私为民、艰苦奉献的高尚大德,启迪后人饮水思源,永葆初心。赣南大地,客家摇篮,共和国水利从这里风尘仆仆走来,赣南是新中国水利机构的源头,是“水利命脉论”的源头,也是水利精神的源头和干部好作风的源头。上善若水,伟大的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在这里治水理水,兴修水利,产生了中央苏区水利“六个一”,为民初心在治水实践中得到映现,大善大爱在苏区红土地上延绵铺展。时光荏苒,百年风华,党领导人民开创的水利事业,兴修水利之举,绵绵不绝惠泽着赣南人民。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2021年,瑞金中央苏区水利史陈列馆的修缮,就是今人对毛主席等老一辈治水人的瞻仰与追寻、铭记。如今的江西水利人正秉承着这种“大德”,奋力扬帆,勇毅前行,绘就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水之“实”,是一种担当。盛世治水,惠泽神州。治水兴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赣州是一座光荣的治水城市,“千年不涝”之城的美名扬四方。古有福寿沟、沙洲坝红井、崇义上堡梯田等凝结着先人治水智慧的水利遗产,现有赣州水利事业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全新局面。在古往今来的时间长河中,护佑“三江”源头,加快赣州水利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乘着东风,我们正在踔厉奋发建设“赣南水塔”,加快水利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赣州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水利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昂首阔步续写水利建设的新篇章。
兴水惠民,利在千秋。河湖安澜、生态健康、环境优美、文明彰显、人水和谐的宏大画卷,正在赣南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