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强本多点发力天津环县“山海情”结硕果
中新网甘肃新闻5月17日电 (王玉琴)环县农产品走上天津人的餐桌;适龄劳动力在天津的广阔天地中大展身手;无数病患在家门口看好了病;帮扶项目先后在环州大地落地生根……在庆阳市环县,这些新鲜事背后,都离不开天津。
横跨东西,跨越万水千山,“津环”因“东西部协作”而牵手。自2016年东西部协作战略实施以来,天津市南开区给予环县真金白银投入、真情实意帮扶、真抓实干支援,两地人民结下深厚情谊,对口协作结出丰硕成果,在环州大地上谱写了一个个生动的“山海情”故事,全方位展示天津环县双向奔赴、推进东西部协作的风采。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南开区立足环县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市场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围绕“南开所能、环县所需、群众所盼”,通过宣传招商政策,锁定行业头部企业,按图索骥,精准出击帮助引进山东金沅陇庆公司,在木钵镇关营村建设全自动智慧方舱食用菌培育工厂,补齐了“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关键一环,目前,完成招商项目签约1.5亿元。
近年来,在南开区的大力支持下,环县草羊产业发展也突飞猛进,走出了一条“引育繁推一体化、种养加销一条龙、服务保障一盘棋”的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以协作资金入股分红,累计安排7565万元协作资金入股,提升村级养殖能力,拓宽村集体经济来源。截至2023年底,全县羊只饲养量达到369万只,带动养羊农户来自羊产业收入突破8000元。
环县山地苹果栽植历史悠久,2023年再次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为做优做强环县山地苹果,南开区聚焦生产端和市场端,着眼山地苹果发展前景,有针对性地补齐苹果发展短板,加大科技赋能,2024年实施“青砧+瑞雪”无支架矮化栽培科技试验示范项目,在环城镇培育新品100亩左右。
让环县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天津市南开区帮扶之根本,劳务协作是帮扶渠道之一。通过完善就业帮扶机制,帮助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持续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建设劳务工作站23个,在县城成立“环县零工驿站”“环县劳务服务中心”,鼓励带动输转劳务8878人次,推动全县就业工作提质增效。每年春节期间,利用农民工返岗复工时机,双方联合开展“点对点、一站式”免费输送,帮助返岗复工。
2024年借助津甘交流广阔舞台,组织乡镇和驻村工作队落实“冬日无闲结对关爱”行动, 成功举办2024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环州羊总管”劳务品牌推介会,吸引县内外6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3036个,吸纳1200余人入场求职。
用真情、拿真金、下真功,在南开区的有力帮扶下,2024年继续落实线上线下“春风行动”,稳定进津就业规模,加大输转就业力度,多层级开展技能培训,确保输转就业人数不低于1600人次。
走进环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办公室内敲击键盘的声音此起彼伏,客服们正忙着回复顾客消息,介绍产品特性,羊肉生产加工厂内的工人们正忙着分装、打包,快递专车在门口随时等出发……电商销售是南开区和环县对口支援的重点项目,更是南开区真情帮扶环县高质量发展、振兴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环县与南开区密切交流交往,深化对接帮扶,借助天津市南开区稳定的消费能力和成熟的经销渠道,实现了环县农特产品销售额持续增长,累计帮助销售农特产品7.3944亿元。
结对帮扶以来,先后在网上开设京东环县馆、苏宁易购环县馆、环聚天下环县农产品馆等3个线上农特色产品专馆,向“832”全国脱贫地区农特产品销售平台预审推荐认定24家企业145个帮扶产品。2021年起,累计安排援助资金364万元,在南开区开设环县消费帮扶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在环县世纪华联超市、环州故城景区等地成立天津农特产品专馆,实现两地农业产品互鉴互促,2024年继续在省会兰州建办帮扶产品专馆,大力推动环县农特产品开辟销售新渠道,形成了消费帮扶新亮点。
截至4月底,环县小杂粮和羊肉羊奶制品,线上线下销售数据飘红,累计完成消费帮扶金额突破4300万元。2024年计划实现消费帮扶金额突破4亿元。
“从‘短期帮扶’到‘长期接力’,从改善民生短板到助推产业发展,从输血到造血激活内生动力,‘津环协作’成效斐然。”天津挂职干部陈斌斌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