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不绝(lián mián bù jué)发生了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以及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谈心谈话已作为重要制度在党内生活中常态化运用,成为每一位领导干部经常面对和开展的工作。但从一些地方党组织的实践来看,谈心谈话制度运用的效果还不理想。突出表现在内容设定上不够清晰明确,难以触碰实质性问题;在对象沟通上缺乏充分了解,难以形成心与心的交流;在标准评价上重形式过程、轻结果运用,难以反映真实成效。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一些谈心谈话寡淡无味、有名无实、有头无尾,谈心未能交心,谈话成了例行公事。分析其中的原因,既与一些领导干部对谈心谈话制度的认识不充分、要求不了解、方法不得当有关,也与谈心谈话制度不完善、考核不科学有关。(2023年12月08日 《学习时报》)
一是抓日常谈心谈话。有时少数党员存在思想顾虑、矛盾心理、抵触情绪,这时就应该适当增加谈心谈话的频率和次数,让党组织和党员感到谈心谈话是常态化工作,平时有抓手,日常能碰到。同时还要注重结合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在党员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和出现重大困难、身心健康存在突出问题等情况时,及时主动细致地提供帮助、送去关怀、做好疏导,让党员感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二是抓任前廉政谈话。廉政谈心谈话既是学习勉励的过程,也是警示教育的过程,目的是督促大家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持之以恒巩固作风建设成效。结合组织工作督查、调研、考核,定期不定期与新任领导干部开展回访谈话,对通过谈话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督促被谈话干部认真反思剖析,明确整改措施,并将谈心谈话情况和整改落实情放入廉政档案,确保做到思想上有触动、行动上见落实。
三是抓批评教育谈话。指谈话过程直指问题,措辞严厉,不留情面,要求被批评教育对象正视问题、找准症结、较真碰硬、深刻反思,并将谈话作为鞭策,把压力化为动力,达到既红脸出汗又深受警醒的目的。注重从信访举报、党内巡察、派驻监督、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渠道,及时掌握党员领导干部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及时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小错酿成大祸,筑牢第一道防线。(又见荷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