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葩园社区组织E莲盟志愿者开展参观交流活动
增进社区间交流,助力志愿者成长。为充分发挥莲葩园社区志愿者队伍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深化社区“E莲盟共同体”党建品牌建设,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效能。近期,莲葩园社区先后组织E莲盟志愿者来到建外街道大望社区、亚运村街道安慧里北社区进行实地观摩交流,学习社区基层治理先进工作经验、做法。
E莲盟志愿者一行首先来到建外街道大望社区,社区书记带大家参观了“社区睦邻中心”和“垃圾分类无废空间”。“社区睦邻中心”展示了社区以“地缘业缘”为切入点,以系列文化活动贯穿,以“酒”文化为纽带,打造“共联共通”的光辉里小区睦邻文化。
走进“垃圾分类无废空间”,一位第三方社会组织负责人热情地为大家介绍。“无废空间”坐落在光辉里小区,是由一个老旧车棚改造而成,是社区与社会组织以项目化形式共同打造的,小区设有智能垃圾箱,“无废空间”设有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每周一、三、五居民可以将自家的厨余垃圾拿到“无废空间”处理,垃圾称重还可以累计积分兑换礼品,处理后的垃圾直接变成肥料,用于小区绿化。同时,“无废空间”作为垃圾分类的宣传平台,经常组织居民开展“变废为宝手工坊”等系列生态文明体验活动,“无废空间”的设立得到了广大居民的好评,体现了“五社联动”的良好成效。
紧接着来到位于亚运村街道的安慧里北社区2区6号楼,参观该社区的楼门文化建设,社区书记介绍说:“我们楼门文化的打造基于居民的广泛参与,每个楼门建立了“楼门自治小组”,坚持“我的楼门我做主”的原则,“楼门板报”从栏目主题到内容都是通过居民“自商、自采、自编、自画”来实现的,这里是楼道卫生月评比展示牌”,随着书记的介绍,志愿者们看到墙上悬挂着插满小红旗的展板,通过每月一查制度,对无堆物堆料的楼层插上一面小红旗,以示鼓励。随着楼门文化的持续推动,居民自治意识和能力普遍得到提升。
观摩参观过程中,E莲盟志愿者们兴致勃勃地边看边问边交流,通过观摩学习,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引发了思考,激发了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做法,将所听所看所学用在平时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为美丽莲葩园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增进社区间交流,助力志愿者成长。为充分发挥莲葩园社区志愿者队伍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深化社区“E莲盟共同体”党建品牌建设,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效能。近期,莲葩园社区先后组织E莲盟志愿者来到建外街道大望社区、亚运村街道安慧里北社区进行实地观摩交流,学习社区基层治理先进工作经验、做法。
E莲盟志愿者一行首先来到建外街道大望社区,社区书记带大家参观了“社区睦邻中心”和“垃圾分类无废空间”。“社区睦邻中心”展示了社区以“地缘业缘”为切入点,以系列文化活动贯穿,以“酒”文化为纽带,打造“共联共通”的光辉里小区睦邻文化。
走进“垃圾分类无废空间”,一位第三方社会组织负责人热情地为大家介绍。“无废空间”坐落在光辉里小区,是由一个老旧车棚改造而成,是社区与社会组织以项目化形式共同打造的,小区设有智能垃圾箱,“无废空间”设有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每周一、三、五居民可以将自家的厨余垃圾拿到“无废空间”处理,垃圾称重还可以累计积分兑换礼品,处理后的垃圾直接变成肥料,用于小区绿化。同时,“无废空间”作为垃圾分类的宣传平台,经常组织居民开展“变废为宝手工坊”等系列生态文明体验活动,“无废空间”的设立得到了广大居民的好评,体现了“五社联动”的良好成效。
紧接着来到位于亚运村街道的安慧里北社区2区6号楼,参观该社区的楼门文化建设,社区书记介绍说:“我们楼门文化的打造基于居民的广泛参与,每个楼门建立了“楼门自治小组”,坚持“我的楼门我做主”的原则,“楼门板报”从栏目主题到内容都是通过居民“自商、自采、自编、自画”来实现的,这里是楼道卫生月评比展示牌”,随着书记的介绍,志愿者们看到墙上悬挂着插满小红旗的展板,通过每月一查制度,对无堆物堆料的楼层插上一面小红旗,以示鼓励。随着楼门文化的持续推动,居民自治意识和能力普遍得到提升。
观摩参观过程中,E莲盟志愿者们兴致勃勃地边看边问边交流,通过观摩学习,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引发了思考,激发了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做法,将所听所看所学用在平时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为美丽莲葩园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