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乒联新规又针对国乒?真相是:樊振东孙颖莎只需多打1场比赛而已
这两天,想必很多乒乓球迷们刷到了一条题为《国乒又被针对!国际乒联配合巴黎奥运推新赛制,国乒主力面临挑战》的资讯。这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来自国际乒联的消息,该组织拟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单打项目上调整竞赛规则,即无论是否为种子选手,所以参赛者都需要从第一轮(1/32决赛)打起。而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以来,单打排名前16的种子选手前两轮轮空,17-32位的选手则是首轮轮空。
资深球迷应该记得,自1988年乒乓球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起,一直到1996年连续三届的单打比赛都是先小组赛然后淘汰赛。
随后的2000年的改革主要是为了使比赛更紧凑一些,同时也是为了使比赛尽可能在水平接近的选手间进行。(推荐阅读《第7次!42岁中国“卓球教父”再战亚运会!迎娶靓丽空姐,曾与主帅内讧差点退役》)
一连几天来,部分自媒体对国际乒联的这次改革又进行了“口诛笔伐”,称国乒又被“针对”了,要“遭受致命打击”……总之,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里,首先澄清一点,国际乒联的新改革,对于国乒选手(比如目前大概率会获得巴黎奥运会单打参赛资格的樊振东、孙颖莎)而言,其实只是多打一轮比赛而已,而不是一些自媒体所说的“将提前两轮开始迎接挑战”。
根据新赛程,国乒选手在巴黎奥运会上单打全程需要打6轮,即1/32决赛(64强赛)、1/16决赛(32强赛)、1/8决赛(16强赛)、1/4决赛(8强赛)、半决赛(4强赛)、决赛。
像在此前的2021年东京奥运会,则是少了1/32决赛(64强赛),全程打5轮而已,首轮的对手是经历了前1-2轮比赛后晋级到32强者。
质疑新规则者,一方面认为国乒选手比原来多打轮次则被外协会球员爆冷的概率也增大了;另一方面认为随着比赛场次的增多,对于往往晋级到最后决赛的国乒选手而言体能有影响,特别是身兼混双、单打和团体三项的运动员。
首先,不管是新赛制还是旧赛制,对于国乒和外协会优秀选手而言其实是同等待遇,那么假如国乒选手容易被爆冷,像外协会的张本智和等种子选手也面临同样问题。
而且,前面我们提到,优秀种子选手首轮面对的是已经打过1-2轮比赛晋级上来的选手,已经热过身,在1/16决赛(32强赛)爆冷(下克上)的概率略大,这也是这次国际乒联改革的理由之一;
而大家都从1/32决赛开始打起,主张改革者认为这更有利于种子选手“提前热身”,避免后续爆冷,使得比赛越来越精彩。
至于说多打一轮比赛对国乒选手的体能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因为即便在轮空的时段,优秀选手为了适应场地,保持竞技状态和手感,往往也会进行不间断的训练,而不是躺在奥运村的床上观看视频或者睡大觉。
不过,总体而言,国际乒联的改革,对于所有优秀选手而言都是公平的,并不存在针对谁的问题。至于说改革的效果如何,则需要通过随后几届奥运会的实践来证明,也许,再过多少年,又改回来呢。
她6岁学球,11岁成为职业球员,16岁回归省队,17岁进国家队,19岁战胜陈梦后成“接班人”
他应邀归国效力,征战4届世乒赛,是国乒击败世界冠军第一人,却被队友污蔑成特务告密,结局让人叹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