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支援部队某大队“劈山开路先锋连”荣誉室——“二郎山精神”砥砺血性胆气
战略支援部队某大队“劈山开路先锋连”荣誉室,由前言、光辉历程、铸就丰碑、继往开来4个部分组成,展陈有大量功勋旗帜、历史文物等,激励官兵传承“二郎山精神”,争做新时代“劈山开路先锋人”。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战略支援部队某大队“劈山开路先锋连”荣誉室,一张张记录历史的图片、一面面见证荣誉的锦旗、一段段充满激情的文字,让人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这首《歌唱二郎山》。高亢的歌声荡气回肠,令记者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0年5月,连队前身部队奉命修筑康藏公路,官兵以顽强精神战胜了高原缺氧、寒冷、断粮等重重困难,打通入藏门户二郎山,也打造了‘听党指挥、不畏艰险、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二郎山精神。”一级上士、荣誉室解说员卢兴亭说,当时音乐家洛水、时乐濛被筑路官兵的事迹深深打动,谱写了这首广为传唱的《歌唱二郎山》。
“每逢新兵下连、干部调整、执行重大任务前等重要时机,我们都会组织官兵来到荣誉室,通过唱连歌、进行集体宣誓等活动,激发官兵昂扬斗志。”该连干部王克斌说,每次走进荣誉室,都会感觉热血沸腾。
荣誉室展区,珍藏着一把“血染的铁锤”,在灯光照耀下格外显眼。卢兴亭深情地说:“这把铁锤,不仅见证了连队官兵‘用铁锤砸开悬崖峭壁,打通入藏门户’的光辉历史,上面还遗留着老班长韦江歌的血迹,闪耀着老班长气壮山河的精神光芒。”
那是1954年的春天,连队在波斗藏布江畔施工,冰天雪地里,班长韦江歌在抡锤打眼时,虎口被震裂,他忍着钻心的疼痛,简单包扎后继续施工,刚包扎好的伤口又被震开,鲜血顺着锤把流到雪地上。面对困难,韦江歌却豪迈地说:“山再硬也没咱的锤头硬!”
一级上士刘守创深有感触地说:“我的班长曾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听,我又把这个故事讲给新兵听,我们就这样不断把‘二郎山精神’传承下去。”
闪光的是旗帜,动人的是故事,不变的是传承。多年来,连队官兵坚持弘扬“党旗指向哪里,就劈山开路到哪里”的光荣传统,谱写“二郎山精神”新篇章——
一级上士赵兴强在大雨中抢修野战指挥所帐篷时,鞋子陷入泥中,光着脚继续战斗,脚被树根扎伤仍不肯停下;一级上士田兆彬在单杠比赛中,双手老皮脱落,鲜血渗出,但他不言放弃,一口气拿下两个第一……
“去年以来,我们组织优秀官兵代表追寻先辈战斗足迹,激励大家争做新时代‘劈山开路先锋人’。”深夜,荣誉室里的灯还亮着,王克斌带领骨干抓紧制作“电子荣誉室”,他们要把“劈山开路先锋连”光辉历史和新时代的闪光事迹上传强军网,让“劈山开路先锋连”成为一面永远高高飘扬的旗帜。
战略支援部队某大队“劈山开路先锋连”荣誉室,由前言、光辉历程、铸就丰碑、继往开来4个部分组成,展陈有大量功勋旗帜、历史文物等,激励官兵传承“二郎山精神”,争做新时代“劈山开路先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