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德尔佩这件事可以这样解读吗?
新的一年已经开启,2021年的“成绩单”也到了该展示的时候了。传习邦认为,2021年可谓是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一年,政策的不断利好,资本的持续青睐,使得职业教育的“风”一阵接一阵,众多教培机构也踏风前行,职业教育正迎来新风口。
自2005年的11月份国务院下发的文件中明确提出“我们要把职业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以来,这些年国家一直在为职业教育做各项努力,2019年1月,国务院正式认定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单独类的教育进行招生。而今年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扶植职业教育的一年。
1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这是推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个专项文件,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质性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交叉领域的政策文件,《办法》的颁布既为规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发展提供了依据,又为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供了助力。
3月13日,新华社发布被授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中提出,突出职业技术(技工)教育类型特色,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优化结构与布局,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国家标准,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实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深化职普融通,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
3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坚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坚持把发展中职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推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科学制订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并严格实施。
4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公布,《实施条例》中释放出对职业教育的利好信号。第七条明确:“实施职业教育的公办学校可以吸引企业的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职业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第九条中也提到,“国家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职业教育的民办学校。”
6月7日,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草案此次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既是国计也是民生,发展职业教育不仅事关新时代教育发展,更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社会上引发热议。其中“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引起广泛关注。
12月20日,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为优化职教学生升学就业社会环境,修订草案提出,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高等职业学校和实施职业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在招生计划中确定相应比例或者采取单独考试办法,专门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招录、招聘技术技能岗位人员时,应当明确技术技能要求,将技术技能水平作为录用、聘用的重要条件。
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迭代发展、外溢交融,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深刻变革,职业学校和在校生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从2017年至2019年,高职学校由1388所增加至1423所,在校生人数从6662人上涨至7776人。当前,我国拥有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在校生。其中中职学校9865所,在校生1628.14万人。这意味着,在我国,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的教育类型,已经基本具备职业教育大国的条件,正从职业教育大国向职业教育强国迈进。而2021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人数将达到909万人,同时2021年5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每10万人中有15467人受过大学文化程度教育,大学教育逐渐成为一种通识教育。但与此同时“技术蓝领”仍然短缺,据人社部、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人,2025年这个数字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所以职业培训是改善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
而近年来,全国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持续增长。2017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319亿元,比上年增长4.33%。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16%。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872亿元,比上年增长9.97%。普通高职高专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3%。除此之外,我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2019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5760亿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
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中国职业培训机构总量呈上升趋势,截至2021年5月底,存续职业培训机构数量达164678家。从新增机构数量来看,2017年以后,中国每年新增职业培训机构数量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年注册量达1.5万家以上。有专家认为,中国职业培训需求推动了培训机构快速增长,特别是随着职业技能细分垂直发展,更多垂直领域培训机构诞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职业培训市场集中度不高。
2020年,职业培训市场投融资事件共37起,但投融资规模达到了78.6亿元。这一金额仅低于2018年投融资规模,但是2020年投融资数量较2018年相比明显减少。有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新冠疫情进一步加速了行业洗牌,经整合后的职业教育市场融资正在向少数头部企业聚集,回到精细化运营时代 ,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过去由于长期传统的教育观念,在一些家长的眼里,去读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因为上不了大学而迫不得已选择的道路,认为“上技校就是混日子”,所以职业教育普遍被边缘化。在市场经济中,很多人将目光集中在普通教育上,而对于职业教育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甚至有一部分人认为,职业教育属于二流教育。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再次提请审议正是为了优化职教学生升学就业社会环境,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想法与偏见。
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使得职业结构也不断发展变化,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消费结构也向教育和文化方面倾斜,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和职业发展方面的投资,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正持续扩大。而且,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人社部2021年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高级技师求人倍率达到3.11,也就是有3个多岗位,才有1个符合条件的求职者。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表示,除了高端研发人员,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也是企业迫切需要的。
如今,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中国制”被世界分享,中国制的 “中国制造”关键需求是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满足这一需求的关键是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和培训在培育多元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艺、促进就业和创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