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聚一堂简谱是怎么回事?
近日,云南镇雄罗坎镇一男子称去办理结婚证跑了三次,并曝光工作人员以要吃饭为由提前半小时下班,引发关注。
近日,我县查处了一起为民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作风不严不实的问题。2023年1月13日下午,罗坎镇一群众与未婚妻到罗坎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办理结婚登记,因空白结婚证已使用完被告知下周一前来办理。1月16日11:30许,二人再次前往办理,被告知已下班;当日下午,二人办理了结婚登记。
以上问题,暴露出罗坎镇党委政府责任扛得不实,疏于干部职工教育管理,内控管理监督制度不落实;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民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作风不严不实等。2023年1月18日,罗坎镇党委、镇政府被予以检查问责;镇党委书记、镇长二人受到批评教育并责令书面检查;镇分管领导受到诫勉问责;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受到党内警告处分;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责任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其余2名责任人员受到相应处理。
党员干部作风不实、效率低下,是对群众利益最直接的损害。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鉴,深刻吸取教训,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作风革命、效能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全力服务好群众。
结婚证本子用完了、正在吃饭、材料不行……一连三次,云南镇雄县罗坎镇一男子在办理结婚证时被以各种理由拒绝办理。生气之余,该男子拍下视频怒怼:“一句吃饭就让人回去,这就是基层公务员的服务态度吗?”
相关视频在网上传播后,立即引发热议。据罗坎镇婚姻登记方面回应称,视频中的工作人员为外聘的临时工作人员,“已收到了罗坎镇书记的批评谈话,对于这些职工我们也可能会给予一定处分。”
近日,云南镇雄县罗坎镇一名男子在网上爆料,称其前往罗坎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结婚证时,被工作人员3次以各种理由拒绝。1月13日(周五)16时30分,他前往罗坎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结婚证,工作人员称结婚证本子用完了,让他下周一再去。他让工作人员检查证件是否齐全,对方表示没问题。1月16日,他赶在11时30分前来到便民服务中心,3名工作人员却表示自己正在吃饭,让其14时30分再去办理;而当其14时58分将相关证件交给工作人员时,对方却表示他的材料不行,还需要复印件。
该网友说:“你们规矩立在这里,上午的工作时间是9点到12点,你们11点半就要走,你知道老百姓要等多久吗?老百姓要回去等到下午2点半才能到你们这里来办理。”而面对网友的质问,在场的工作人员并未回应。此外,红星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在视频中,办公区的墙上明确贴着禁止吸烟的标志,但一男子却站在工作人员所在的办公区一边抽烟,一边处理事情。
“录下视频就是想说,基层工作人员面对居民,需要多一点耐心,少一些傲慢,希望有关部门能监管一下乡村办事部门。”该网友称,当时,另一位男子也因文件不齐,来往跑了多次都没办理成功,“还有一个人因为不知道要求婚检材料而无法办理。”
1月18日上午,红星新闻记者以市民身份致电镇雄县罗坎镇婚姻登记联络员,询问当地办理结婚证的相关事项。该工作人员表示,登记处有详细的登记程序,并在办事大厅中有流程介绍牌。而对于上述提到的“必须交复印件”问题,该工作人员解释称,确有必须带复印件的要求,因复印件将被装入档案管理。至于婚检报告是否为办理结婚证的必需材料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婚检不是强制性的,但建议婚姻登记者在婚前进行婚检。
随后,红星新闻记者又询问起关于前述网友爆料称自己连跑3次办结婚证未果一事。该工作人员表示,此事目前正与当事人进行当面沟通,对于工作人员在工作和交流方式上的问题会向当事人表示歉意,“视频中的工作人员为外聘的临时工作人员,事发时我因事不在现场。目前,我已收到了罗坎镇书记的批评谈话,对于这些职工我们也可能会给予一定处分。”
对于视频中出现的工作人员是否是“临时工”,18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尝试联系罗坎镇政府相关部门,但被拒绝回应。随后,红星新闻记者再次致电镇雄县罗坎镇婚姻登记联络员,并表明身份,对方却表示不便透露事件的后续进展。
近日,云南镇雄罗坎镇一男子称去办理结婚证跑了三次,并曝光工作人员以要吃饭为由提前半小时下班,引发关注。男子称,他到罗坎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结婚证,上午的工作时间是9点到12点,但当时11时30分工作人员以要吃饭为由拒绝办理。生气之余,该男子拍下视频怒怼:“一句吃饭就让人回去,这就是基层公务员的服务态度吗?”
结婚证本子用完了、正在吃饭、材料不行……一连三次,这名男子在办理结婚证时被以各种理由拒绝办理。人生大事遭遇如此“刁难”,不免令人感到愤怒。
“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饱受诟病,便民服务中心原本是为了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服务体验的。然而,个别便民服务中心既没有“便民”的诚意,也没有“服务”的行动,门虽然不再难进,但“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依然存在。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罗坎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仅“刁难”正常办事的人,甚至还对违规行为“网开一面”——网传视频显示,办公区的墙上明确贴着禁止吸烟的标志,但一男子却站在工作人员所在的办公区一边抽烟,一边处理事情。
该事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后,据媒体报道,涉事当事人的结婚证已成功办理。罗坎镇婚姻登记方面回应称,视频中的工作人员为外聘的临时工作人员,“我们也可能会给予一定处分”。实际上,此次事件的关键不在于个案如何解决,而在于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因此,涉事工作人员是否“临时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罗坎镇便民服务中心如何擦亮自己的招牌?
值得一提的是,有网友在评论区写道:“人跟人真是不一样,我在杭州的市民中心办事,都中午12点多了,工作人员饭都不去吃,还要把我的事办完,等办好那个点他们食堂饭都快没有了,太难为情了。隔了一天还有调查电话打过来问我去市民中心办事,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不好。不得不说,浙江政府的‘最多跑一次’还是不错的。”这条留言引得不少网友纷纷点赞。
同样是一次去便民服务中心办事的经历,因为办事人员态度不同,所以引起了舆论的不同反应。由此生动地诠释了一个道理:对于公共服务机构来说,谁把群众利益放在眼里,群众就会将谁记在心上。便民服务中心作为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言谈举止不仅反映着个人精神风貌,而且体现着部门乃至地区的整体形象。通过这扇窗口,既可以“吸粉”,也可能“招黑”,关键在于,如何将“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对于深陷舆论漩涡的罗坎镇便民服务中心来说,追究涉事工作人员的责任是必要的,举一反三健全内部的管理机制,显然更加迫切而重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