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尽全力“团”聚力量
2024年以来,屏边团县委带领各乡镇团委“青”尽全力“团”聚力量,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在思想引领、服务青年、志愿服务等方面有重点、有特色、有亮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建功新时代--玉屏镇。玉屏镇团委积极组织青年团员开展“守护朝阳”关爱“一老一小”志愿服务活动,同步推进青年创业培育工作,着力打造“青年创业示范基地”,重点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种养殖青年创业者,为2个优质项目提供政策优惠和财政贴息支持。创新搭建“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社会实践平台,常态化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青年赴新荣村、平田村菌菇基地实地观摩、体验,开展“田间微团课”,将思想教育融入志愿服务和农业生产。
夯实组织基础,引领青年先锋--新现镇。新现镇团委积极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多措并举服务大局,向党组织推荐2名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录制“北大门之声”应急广播节目8期。联合镇平安办、司法所、中小学校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敲门行动”40余次,重点关爱“一老一小”及问题青少年,提供心理辅导26次,学业帮扶16次。组织团员青年全力配合镇党委、政府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扎实推进耕地流出整改及违法图斑治理,2024年以来累计完成整改面积830.55亩,严守耕地红线。
乡村振兴青春行,基层团建展作为--新华乡。新华乡团委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创新“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机制,采用党员带团员志愿者管理团组织的方式,由村委会团支部中的优秀青年担任挂职副书记,由理想信念坚定的乡志愿者担任兼职副书记,进一步激活全乡团委干部队伍活力。建设乡团委信息数据库,积极引导乡村青年带头发展万寿菊、生姜、枇杷、小米辣、金边玫瑰等产业,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发展,稳好青年创业就业关。
聚焦青年需求,深化志愿服务--和平镇。和平镇团委2024 年发展社会领域团员1人,落实“推优入党” 3人,积极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并联合多部门开展了2期青年创业就业培训会,涵盖农村实用技术、公益性岗位上岗培训等内容,惠及300余名青年,显着提升青年就业竞争力。寒暑假期间依托 “青年之家”阵地开设留守儿童托管班,组织返家乡大学生及志愿者面向留守儿童开展安全教育、读书分享会、户外拓展等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超200小时,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看护难题,丰富假期生活。
强基固本促发展,青春赋能助振兴--白云乡。白云乡团委在台风“摩羯”过境期间,组织40名青年成立8支突击队,排查地质灾害点19次。深化青年人才工作,动态储备大学生190人,举办2场“智汇白云 归巢筑梦”交流活动,吸引7名青年企业家、17名毕业生、3名退役军人加入基层队伍。全年开展电商、家政、焊接等技能培训9场,培训60余人次,有效提升青年就业能力。
党建引领团建,服务青年成长--白河镇。白河镇团委联合司法所、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小课堂传播正能量、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活动,组织5名返乡青年大学生“上课堂”开展种植养殖、法律知识宣讲10场次。联合镇平安办、司法所、学校建立2支“利剑护蕾”执法工作队,开展校外巡逻网格化排查,加强对宾馆、烧烤摊、KTV等“九小场所”检查,专项检查夜间独自外出未成年人及未返校学生的情况,开展巡逻劝导30余次,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警示标识146份。
创新载体激活力,青春建功正当时--湾塘乡。湾塘乡团委依托各类新媒体平台平台组织线余人次。创新举办“五四”宣讲比武、“六一”关爱留守儿童、“七一”党史教育等特色活动。打造“青农课堂”开展农业技术培训11期惠及300余人,实施“青联伙伴计划”组织交流活动4次。开设“青学成长营”推出新媒体运营、无人机等培训课程10期,培育200余名乡村振兴青年人才。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在思想引领、技能提升、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实效,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了多元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