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当时担任英国殖民大臣的丘吉尔曾这样吹嘘:“我用一支笔和一个下午就创造出了一个国家 ”,这句充满殖民者口吻的言辞,无意中道出了今天阿拉伯世界乱象的根源,而丘吉尔所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今天的约旦,所以约旦地图中右侧深陷的尖角也被戏称为“温斯顿之嗝”( Winstons hiccup ) 。
约旦地处荒漠,无油缺水,加之位于阿以冲突前线,是一个自然禀赋略显悲催的国家,但约旦却拥有阿拉伯世界血统最尊贵的皇室,国王属于先知穆罕默德嫡系后裔哈希姆家族,而现今这个局面正是当初西方殖民者刻意操弄的结果。
一战期间,英国为对抗奥斯曼帝国,向阿拉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哈希姆家族许诺,帮助他们建立涵盖阿拉伯半岛的独立国家,从而策动了阿拉伯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随着战后奥斯曼帝国的解体,英国翻云覆雨,通过“赛克斯-皮克特密约”将最初的承诺抛之脑后,所以当时掌控着外约旦、伊拉克和汉志王国的哈希姆家族得知实情后怒不可遏,和英国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和紧张。
英国转而扶持沙特家族所控制的内志王国,并暗助后者于1924年攻陷汉志王国,哈希姆家族失去了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和麦地那的控制权。其后统治伊拉克的哈希姆王朝,又被“自由军官组织”于1958年推翻,自此约旦皇室成了众多阿拉伯王国中唯一的圣裔,所以约旦全称是“约旦哈希姆王国”。
安曼最早人类活动史,可追溯至城内“安加扎勒考古遗址”挖掘出土、号称有九千年历史、迄今为止所发现世界最古老的石膏人像。
这片土地在圣经中被称为“阿蒙”,因地处要冲,安曼历史上曾先后被亚述、波斯、希腊、罗马、阿拉伯、奥斯曼、英国占领统治,在罗马统治时期,这里同样是德卡波利斯十城联盟成员,城内现今还存有多处古罗马时代遗址,城堡山更成为安曼地标性建筑。
城堡山是城市的制高点,公元前13世纪左右,这里居住着一些信奉阿蒙(太阳神)的部落,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拉巴斯-阿蒙王国,城堡山就是这个王国的都城,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安曼。
在各个历史时期,这里都是城市重要的统治中心,挖掘出了大量罗马、拜占庭以及早期伊斯兰教的历史遗迹。两根最显赫高耸的立柱,是建于马可·奥里略时期的赫拉克勒斯(大力神)神殿遗址。
神殿原来有6根廊柱,建筑式样和雅典卫城相似,后来的考古学家推测这个神庙很可能并未完工,就被挪用去修建附近的拜占庭教堂。
倭马亚宫殿(Umayyad Palace),曾是安曼统治者居住的皇家建筑,建于公元720年左右,后毁于地震,现遗存入门大厅,坚固厚重,可以想象宫殿当年的雄伟。
站在城堡山向东南方向俯瞰,可以看到一座气势恢宏的古罗马大剧院,剧院位于山脚,依山雕凿,座南面北。
罗马古剧院建于公元2世纪安东尼·庇护统治期间,可容纳观众六千余人,剧院中间座位最高的部分,称为“众神”,虽然远离舞台,却拥有最佳的视听效果。
古剧院现在依然使用,成为各种展览、颁奖典礼和音乐会举办地,因地处城市中心,剧院广场还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地方。
为了更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的前世今生,我们先后走访了安曼三座博物馆,分别为 “约旦民俗博物馆”(Folklore Museum)、“约旦考古博物馆”(Jordan Archaeological Museum)和 “约旦博物馆” (The Jordan Museum)。
“约旦民俗博物馆”,坐落在罗马剧院西区,博物馆非常袖珍,有4个展厅,展出主题包括沙漠文化(Bedu)、村落文化(Reef)和城镇文化(Madineh),展品都是19世纪到20世纪早期的日常生活物品,如服装、家具、餐具、乐器、手工艺品等。
“约旦考古博物馆”,位于城堡山内,建于1951年,主要馆藏约旦地区各个时代的文物,从早期的各种陶器,到古罗马时期的雕像、铭文,再到伊斯兰时期的各种文物。
“约旦博物馆” 是一座2014年竣工、新建的现代化场馆,占地一万平米,三个展厅展示了从石器时代开始、超过150万年的地区历史和考古发现。
博物馆按时间顺序讲述“约旦的故事”,阐述了九大主题:环境、食品生产和加工、视觉艺术和建筑、文化交流和贸易、政治和军事、通讯和写作、工业、宗教和约旦各地的日常家庭生活。
对于考古爱好者来说,除了公元前7250年的世界最古老人形石膏雕像,部分“死海古卷”可算得上当仁不让的镇馆之宝。
博物馆和市政厅比邻而居,市政厅这组现代建筑,是约旦著名的先锋建筑师Jafar Toukan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