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22-08-25 11:02

神秘的“人类记忆”如何来认识?

2次曝光主题曲,中国梦之声主题曲,我在1949等你主题曲,qq飞车wcg主题曲

  不管男女老幼,时时刻刻都需要依靠“记忆力”才能生活。因为担心“痴呆”的到来,中老年人的记忆障碍问题日渐被社会关注,其实,婴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人的记忆力更被世人所重视。

  “为什么有些人的记忆力那么好?”,听过神经科医生的讲述或许就能轻松理解啦,其实,记忆力并没有那么的神秘。

  1.陈述性记忆:与觉知和意识有关,依赖于记忆在人脑内“海马、内侧颞叶及其他脑区内”的滞留时间。这种形式的记忆又可以分为:

  2.非陈述性记忆:与觉知和意识有关,也不涉及记忆在人脑内的滞留时间。例如,某些技巧性的动作、习惯性的行为和条件反射等。

  3.以上两种记忆形式可以互相转化,例如,在学习骑自行车的过程中需要对某些情景有陈述性记忆,一旦学会后,就成为一种技巧性动作,就转变为了非陈述性记忆。

  根据记忆保留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一般分为瞬时记忆、短时程记忆、中时程记忆和长时程记忆。

  1.瞬时记忆:为大脑对事物的瞬时映像,有效作用时间不超过2秒,所记的信息内容并不构成真正的记忆。瞬时记忆的信息大部分迅速消退,只有得到注意和复习的小部分信息才转入短时程记忆中。

  2.短时程记忆:时间也很短暂,不超过1分钟,仅能满足于完成某项极为简单的工作。例如,拨打电话号码,拨完后记忆随即消失。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反复的学习、系统化,在脑内储存,可进入中、长时程记忆,可持续数分钟、数天,甚至终生。

  3.中时程记忆:保留时间可以数分钟到数天,记忆在海马和其脑区内进行处理,能够转变为长时程记忆。

  4.长时程记忆:记忆的信息量相当大,保留时间可达数天到数年。有些内容,如与自己和最接近的人密切有关的信息,可终身保持记忆。

  是通过人的感觉系统(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获得信息后,首先储存在脑的感觉区内的阶段。这个阶段一般不超过1秒,若信息未经处理就会很快消失和遗忘。

  如果在这个阶段,有意识把那些不连续的、先后进来的信息整合成新的连续印象,就可以转入第一级记忆。

  感觉性记忆过程中,信息资料通过“口头表达性”符号(如语言符号),在幼儿往往通过“非口头表达性”符号,形成连续性印象,可以转入第一级记忆。

  通过反复学习和运动,信息会在第一级记忆中循环,从而延长它在第一级记忆中的停留时间,这样信息就容易转入第二级记忆。

  第二级记忆是一个大而持久的信息储存系统。发生在第二级记忆中的遗忘,是由于先前的或后来的信息干扰所致。

  有些记忆,如自己的名字、每天都在操作的手艺等,通过长年累月的运用就不容易遗忘,甚至可能不遗忘,这一类记忆信息处在在第三级记忆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 合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