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5月13日电(记者周润健)近日,一条“C/2019 Y4彗星在接近太阳的过程中意外解体”的消息令全球天文爱好者心碎,这也意味着,该彗星在5月底不会闪耀天宇、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C/2019 Y4彗星是2019年发现的最后一颗彗星,由于其亮度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突然迅速上升,引起了全球天文爱好者的关注。
“这颗被寄予厚望的彗星突然‘香消玉殒’并不算很意外。”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解释说,彗星的彗核不是固体,而是由冰或冻结的气体黏合而成的微粒和尘埃的混合物,就像一团“脏雪球”。有些彗星在接近太阳的过程中,太阳的引力会使其彗核分裂成几部分。
在C/2019 Y4彗星解体的同时,另一颗C/2020 F8彗星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这颗彗星是在2020年3月被观测到的,它的意外出现,打破了寂静的天空,迅速攀升的亮度,更是重新燃起了天文爱好者们的希望。
史志成介绍,该彗星被发现后,其亮度就在逐渐增加,并且达到了肉眼可见的程度。不过,目前该彗星的地平高度很低,更适合在南半球观测。“在5月下旬的时候,这颗彗星会运行至北半球,并且在5月27日过近日点,达到最亮,其地平高度也在日渐升高,利于观测。”
C/2020 F8彗星目前正在由双鱼座向英仙座靠近。史志成表示,如果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足够好,在该彗星过近日点前后的这段时间,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凭借肉眼或双筒望远镜,可在黎明时分的东北方低空尝试观测,有望目睹到这位“天外来客”的风采。
史志成同时也提醒,彗星在飞向太阳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C/2020 F8彗星表现到底如何,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微系统能否让隐身技术成为现实、能否让繁杂的生物检测流程变得简单、能否让深空中的航天器动力系统变得更加高效……
一年一度、连续四年举行的世界5G大会,集聚全球5G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国际组织负责人,希望为5G赋能千行百业注入活力、献良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5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要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就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在今年初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韩国企业Beyond honeycomb作为研究餐饮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食品科技代表公司参展。
将编码肌肉细胞中核心功能的人类DNA插入酵母细胞的DNA内,得到的人源化酵母模型可用于癌症研究等领域。
美国西达赛奈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创建了一种极为逼真且详细的脑细胞计算机模型,将来自不同类型实验室的数据集结合在一起,呈现了单个神经元的电、遗传和生物活动的完整图景。
美国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分子工程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灵活、可拉伸的计算芯片,该芯片通过模仿人脑来处理信息。
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
8日发表在《自然·光子学》在线版上的该成果,有望催生全新的量子计算机硬件,突破目前正在开发的超导和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的限制。
谷神星一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泰景一号01/02星和东海一号卫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在收入、消费、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让农民线
8月7日,由中国能源学会、北京市怀柔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2可持续能源发展国际会议在京开幕。
月8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蝗虫不仅能“嗅出”癌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差异,还能区分不同的癌细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