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22-07-26 19:48

青岛出台双方案锚定枢纽型1+7+N建设交通强市

p2psearcher种子搜索神器,p2psearcher下载,p2psearcher4.0,p2psearcher3.5下载

  最新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2)》,青岛位列2022年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第15位。

  枢纽网络方面,通过打造世界一流的海空两港,提升铁路枢纽能级,巩固公路枢纽地位,实现综合交通网络立体互联

  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青岛亮出时间表、路线日上午,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宋明杰对刚刚印发实施的《青岛市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实施方案》和《青岛市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做了解读。两个方案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近期着眼2025,远期谋划至2035,远景展望至2050,对未来30年青岛综合交通发展进行了布局规划,是指导未来一定时期内交通运输发展的总遵循。

  宋明杰表示,下一步将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期和窗口期,抓好“双方案”贯彻落实,结合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系统推进一批交通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强化要素保障,加强青岛综合交通建设与国土空间、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等规划、政策的一体衔接。积极争取国家、省对青岛市综合交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强化建设用地、用海供给,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随着“双方案”落地实施,振兴青岛交通事业的号角已经吹响,一个面向未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青岛交通值得期待。青岛将构建起北上融入京津冀、南下联通长三角、西进辐射沿黄流域、东出日韩经济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届时,青岛陆海交汇、通达全球的交通枢纽优势和地位将更加巩固,更好支撑青岛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

  从地理区位上看,青岛向东是日韩,向西是黄河流域、中亚、西亚、欧洲,向北是京津冀、东三省,向南是长三角、大上海,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战略位置,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得益于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区位优势和日益完善的海陆空铁交通基础设施网络,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赋予青岛“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发挥国际枢纽海港作用”等重任,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主轴7走廊8通道”的“京津冀—长三角主轴”“京哈走廊”“京藏走廊”链接青岛,标志着青岛枢纽定位从全国枢纽向国际枢纽跨越提升。

  今年以来,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体系中,青岛的战略节点和枢纽价值持续彰显。1月18日,国务院公布的《“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增强青岛等枢纽城市的国际门户作用”。7月12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国家公路网规划》,在规划布局的18条东西横线中,青岛—银川、青岛—兰州2条高速公路入列。

  新发展格局下,青岛把城市发展放在山东发展全局中来审视和谋划,山东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崛起,赋予青岛联通世界、推进国际化的更大空间。在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重大战略新平台的支撑下,青岛充分发挥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枢纽优势,在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链接中抢抓新机遇、拓出新空间、激发新动力。

  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发展战略,青岛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市的目标。按照《青岛市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实施方案》,我市将建立“1+7+N”交通强市实施体系。近期至2025年,基本实现“主城区与市内各区(市)40分钟通勤、胶东经济圈1.5小时通达、国内主要航空枢纽城市3小时覆盖”,完善国际运输网络布局,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远期至2035年,建成“123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初步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远景至2050年,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和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全面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7项主要任务包括:枢纽网络方面,通过打造世界一流的海空两港,提升铁路枢纽能级,巩固公路枢纽地位,实现综合交通网络立体互联;现代物流方面,构建海陆空铁“四港联动”高效物流体系,完善集约集聚物流枢纽布局,构建绿色高效的城乡配送体系,实现多式联运畅通陆海;城市出行方面,通过完善道路网络、慢行环境和停车设施,构建多元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打造幸福宜居的公交都市;交通科技方面,完善创新发展生态环境,加快交通运输装备技术升级,打造智慧公路、智慧港航、智慧枢纽、智慧交管、智慧出行,推动大数据与综合交通深度融合;绿色发展方面,以“双碳”目标驱动转型,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强化交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安全保障方面,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增强交通基础设施韧性,筑牢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行业治理方面,深化交通运输管理机制改革,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港口等重点领域标准修订的国际化参与进程,争创“青岛标准”。

  “做好交通强国试点工作,是青岛建设交通强市的抓手和着力点。我市将结合实际,开放管理,滚动实施,争取尽快形成一批‘先行先试、重点突破’的先进经验、典型成果并进行推广,更好打造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人民满意交通。”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韩千钧介绍,建设交通强市相关方案提出了国家级、省级、市级三个试点层次,内容涵盖客运、物流、装备、科技、能源、安全等多个方面。一是全面做好国家试点,做好交通运输部批复青岛市的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多式联运发展、智慧交通建设等3个国家级试点任务。二是积极参与省试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确立了建设交通强省的目标,正在与交通运输部研究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我市将在承担好交通运输部批复山东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等试点任务基础上,积极参与并完成好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试点示范任务。三是探索创新市级试点。深入研究探索港产城融合发展、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幸福宜居的现代公交都市、交旅融合发展、打造平安交通品质工程5个市级试点项目。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的多种交通方式(铁路、公路、航空、内河航运、海港和运输管道)为一体的水陆空协同枢纽体系。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什么建、怎么建、建什么?在加快建设的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中,青岛成为全国首个出台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的城市,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统筹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以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和国际航空枢纽为重点,建设多式联运组织中心。支持青岛港打造国际枢纽海港,在沿黄流域布局更多内陆港,与日韩等境外港口“多港联动”,增强航运集疏运能力,大力发展国际货物中转、集拼等业务,加快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转型升级。提升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门户枢纽功能,新开、加密国内外客货运航线,打造全国重要的国际中转口岸。完善“五纵五横六连”高速公路网,打造“四网五向”铁路交通网,推进胶东半岛铁路公交化运营。

  在此基础上,《青岛市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对重点任务做了进一步细化,提出了打造“四个中心”的目标,即打造我国面向东北亚辐射全球的国际航运中心、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陆海转运中心、山东半岛参与全球竞争的资源配置中心、引领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服务中心。统筹国际开放与国内辐射、设施存量提升与增量优化、枢纽发展与产业城镇协同,适度超前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围绕上述思路,提出了五大发展任务。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门户枢纽。围绕国际枢纽海港、国际航空枢纽、国际陆港枢纽以及国际化枢纽集群方面,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如在加强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提升国际服务水平及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推进集装箱海运中转中心建设,探索复制上海港洋山港区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政策,做大做强近距离内陆港体系,优化空铁(轨)联运旅客换乘流程,推动上合国际物流基地建设等。

  提升枢纽跨区域辐射能力。完善“三主三辅”综合运输通道,对接京津冀—长三角主轴、京藏走廊、京哈走廊支线三大国家级通道,完善沿海、鲁中、鲁南三大省级通道;构建“一环六放射”高快速铁路网,强化青岛全国性铁路枢纽地位;完善“环+放射”的区域高速公路网布局,实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提质升级,优化港口、机场等主要枢纽港站集疏运体系,实现城市内外交通有机衔接。

  强化枢纽综合服务功能。结合国际邮轮港区、火车北站商务区全面推进公共交通导向开发(TOD)模式,推进枢纽港站一体化发展,实现空间立体化、功能复合化;创新枢纽港站开发模式,促进客货运输枢纽一体化建设,提升联运转运效率;提升枢纽体系运行服务品质,打造协同高效的客货运输网络,加快构建青岛特色现代供应链体系。

  打造高质量枢纽经济示范区。构建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现代化临港产业链,建设现代临港产业集群,培育国际邮轮港区邮轮经济产业链;建设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推动物流头部企业建设机场分拨中心,打造临空经济发展样板;推动实现高水平站城融合,推动青岛站、青岛西站、青岛北站综合客运枢纽向城市综合体转型,规划建设陆港经济区;推动高端航运要素集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树立交通枢纽可持续发展标杆。通过科技创新为枢纽建设赋能提效,深化5G、北斗、物联网等交通场景应用,探索建立综合立体交通产业示范基地。实施绿色低碳枢纽发展新模式,加快运输结构调整,推动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公转铁”“公转水”,鼓励新增设施设备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强人文枢纽建设,加快既有枢纽设施适老化、无障碍化改造,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

  7月14日,中国农业银行临沂分行与临沂市农业农村局举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近年来,农行临沂分行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己任,持...[详细]

  本报7月20日讯(临报融媒记者褚菲菲)近日,临沂市老年大学发布2022-2023学年招生简章。多年来,临沂市老年大学已成为广大离、退休人员等老...[详细]

  2022年度“临沂保”升级上线日讯(临报融媒记者李萍焦雅奇)7月20日,2022年“临沂保”上线启动暨慈善捐赠仪式举行。当日,2022年度“临沂保”参保入口正式开...[详细]

  买现房的N个理由。购房者在买新房时,或多或少会有所担心,一个楼盘品质到底怎么样。园林、户型、整体规划是否满意[详细]

  报告显示,山东有13席上榜,其中青岛的胶州市排名17位,平度排名55位,莱西排名69位。江苏、浙江及山东分别占25席、18席和13席。与赛迪顾问...[详细]

  近日,济南市政府行政执法监察局组织了新行政处罚法知识抽查测评,全市12个部门、36名执法人员参加。市卫生健康监督所薛婷姣、张仁斌、宋宇...[详细]

  7月15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在山东省高唐县组织开展全国农服进万家系列活动。在青岛胶州分会场,举办了青岛市“琴岛·托管贷”金融产品发布会...[详细]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0日讯刚刚,崂山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区域核酸检测的通告。一、人员...[详细]

  为更好筑牢防疫屏障,巩固防疫成果,切实做到思想不放松,技能再增强,近日,济南市人民政府机关门诊部选派医务人员参加龙奥大厦防疫演练。...[详细]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大运河纵贯三千里,跨越两千年,像母亲一样哺育着两岸千里沃土,也孕育了聊城的万千气象...[详细]

  会议期间,我省“金牌导游”张娟进行了题为“数字文旅促使导游技能迭代、跨界融通——数据化工具为导游带来的机遇”的演讲。“我是一名来自...[详细]

  7月18日,11车约330吨保税航油运抵中航油青岛机场保税仓库,在此等候的海关关员金振辉、高淑平随即开展航油入库监管,核对进口报关单及商品...[详细]

  据青岛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4100.6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7%,占同期山东省进出口总值的26.1%。其中,出...[详细]

  • 合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