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22-05-21 20:23

“斜杠”均張的幸福密碼

济宁物流网,cdlinux官网,通吃网,网票

  1月24日,距離虎年春節假期還有6天,均張村村部裡依舊忙碌:駐村第一書記張杰領著村委在制定完成脫貧戶“一戶一方案”之后,開始梳理登記表、整理慰問品,確保在春節前能送到30戶幫扶脫貧戶手上。

  “脫貧攻堅先進村”“阜陽市文明村鎮”“美麗鄉村示范點”“省級鄉村治理示范創建村”“郵儲銀行信用村”……大大小小的金色牌匾挂滿了村部辦公室。這個坐落在安徽阜陽界首市西北角的小村落,被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委派的駐村干部張杰親切地稱為“斜杠”均張。均張村曾經擁有的每一個名號,對張杰來說,都分量十足。

  “原先每到過年,老人盼子女,小孩盼父母,可回來的年輕人寥寥可數。”張杰所服務的均張村位於界首市西北邊緣,與河南省秋渠鄉接壤,離界首市區30公裡,是名副其實的皖西北。2014年之前,該村保持著傳統的一年夏秋兩季農業種植模式,無資源稟賦、無區位優勢,人多地少、設施落后,是界首市45個貧困村之一。全村1000多戶人家,就有200多戶貧困戶,許多青壯年隻能外出務工尋生計。

  2014年,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開始定點幫扶均張村,擬出了“黨建引領、隊伍支撐、產業帶動、物資保障”的發展思路,決戰脫貧攻堅。派駐駐村干部、援建光伏電站、發放扶貧貸款、提供物資幫扶、開發公益崗位……安徽省分行發揮資金、平台、隊伍等多種力量,精准施策、精准發力,幫扶均張在2016年完成“出列”任務,並且助力界首市在2019年順利“摘帽”。

  在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等幫扶單位幫助下,均張村陸陸續續為貧困戶提供了巡河、巡路、巡林等公益性崗位30余個。此外,積極發展特色種養業,形成了千畝經果林、百畝楸樹林、黃蜀葵、蘆花雞等特色產業,並以“消費扶貧”為抓手,以單位團購、電商帶貨等形式,擴大村裡蘆花雞、粉條等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和銷售額,為村集體收入打下堅實基礎。2021年,均張村村集體經濟總收入近55萬元,比2020年多了21萬元。

  “春節前,村書記喊俺們開會,又要給俺們開工資了。”村民張兆芳是均張村公益崗位——光伏發電管理員,負責電站的日常巡查、清潔、維護,每月400元工資和其他幫扶收入,讓他早早脫了貧,“今年過年雖然冷,但心裡暖吶!”

  在春節前的走訪中,張杰了解到多位返鄉青年就地就業意向:“現在均張村變化很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返鄉工作。年輕人有干頭,均張村的未來才有盼頭。”

  2021年6月,郵儲銀行阜陽市分行在均張村完成信用村建設工作,將48戶村民評為第一批信用戶。“這意味著,48戶村民無須抵押擔保,就可以將信用化為實實在在的銀行貸款額度。”原阜陽市分行三農金融事業部負責人王鑫和他的團隊,採用整村授信、批量開發的銀村合作模式在均張建設信用村,通過安排每月一次入村推介、每周一次走訪宣傳,及時對接有資金需求的村民,讓他們享受信用帶來的利好。

  “信用換‘金’”,是村民黃自軍對信用村建成最深的感受。曾有6年的養殖經驗,現有1萬余隻存欄蛋雞的養殖規模,讓黃自軍成為這個脫貧村裡遠近聞名的養殖能手、致富能人。在2021年能創下20萬元淨利潤,在黃自軍看來,“這多虧了郵儲銀行給俺評了‘信用戶’。”

  “去年6月,養殖場資金吃緊,俺也剛好評上‘信用戶’,就想試試這‘信用戶’証在銀行靈不靈。”當他配合當地郵儲銀行完成了貸款申請等流程,沒有提供抵押擔保,就順利拿到15萬元貸款時,黃自軍才回過神來,“沒想到,大銀行這麼信任俺一個農民,心裡感激的話都不知咋說。”

  順利拿到信用貸款,讓黃自軍的養殖場運轉了起來,也保障了村民任開章的生意。2021年,在村裡開超市的任開章被郵儲銀行評為“信用戶”后,獲得了10萬元貸款支持,緩解了超市的資金周轉難題,有了穩定的經營收入,讓一家人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

  目前,郵儲銀行安徽省分行向均張村投放各類貸款1139萬元,其中,針對信用戶發放貸款累計達137萬元。

  從貧困村轉型脫貧村,再逆襲成為“信用村”,均張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寬,幸福之路越走越長。“這些奮斗在脫貧致富路上的困難群眾,生活本就不易,但他們敢於向困難亮劍,敢於戰勝困難,這種精神讓人欽佩,更讓人感動。”張杰寫在駐村工作日記上的一段話,似乎道出了“斜杠”均張的幸福密碼。(安尤軒 魏琳璘)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 合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