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银行业“走出去”将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随着我国“一带一”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发展机遇,中资银行业把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企业“走出去”作为国际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不断完善海外机构布局,提高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到2017年底,我国银行业已在26个“一带一”沿线家一级机构。未来区域布局将更加广泛、多元化。同时,银行业海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化发展从加速布局全球网络的粗放式增长向优化业务经营和服务能力的精细化发展转型,综合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业务创新能力不断强化。
其次,非银金融机构“走出去”将有更多影响力和竞争力。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健全、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非银金融机构“走出去”将不断加快。相对于银行业而言,证券、保险等非银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过未来将继续发展壮大,有望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
陈四清: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在一季度前后形成明显分水岭。一季度小幅升值3.8%,二季度在美元走强影响下,人民币汇率转为贬值。为外汇市场的顺周期行为,人民银行陆续恢复了一些宏观审慎措施,收到良好效果。9月下旬以来,国内外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又有所抬头。截至11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二季度末贬值4.6%。我们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金融风险完全可控,外汇储备充足。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吸引外资总额超过7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表明外资看好我国经济。未来随着金融市场扩大,汇率市场化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2018年8月份人民币国际市场份额为2.12%,位列全球第五,较2月份上升两位,人民币国际使用稳步提升。与此同时,随着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二期)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境内股票期货等金融市场不断,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能源交易中心(INE)正式挂牌上市,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人民币的计价结算、投资交易、价值储备等功能也在稳步提升。
当然,从历史上看,一国货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可能经历的曲折和反复要用平常心看待。人民币代表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影响力,也承载着中国力量。只要我们克服浮躁的心态,稳步前行,人民币国际化必将拥有的前景。
凡来源为21经济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所有。未经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书面授权,任何、网站以及微信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或建立镜像。具体版权合作事宜,请见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版权声明页。
ICP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090432号 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02126号粤ICP备12028593号-9内容索引
21经济网是21世纪经济报户网站,主打财经新闻,是21世纪经济报道原创新闻最重要的展现平台。同时有机整合客户端最深度策划、抢鲜报及快报最新资讯,给读者提供最优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