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时公布的案例显示,回族自治区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在督察整改过程中,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视作影响工业增长的“拦虎”,将行业增加值下降归结为“受督察影响”,将环保整治视作全区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问题突出的企业停产整治找理由。这种说法和做法,混淆视听,干扰决策,性质十分恶劣。
环保影响经济的逻辑,不通。近两年,我国正在全力以赴打一场治理污染、改善生态质量的攻坚战,同时也是一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战。比如,对“散乱污”企业的治理,这些企业量大面广,不仅违法生产、肆意排污,而且影响市场秩序,造成“劣币良币”。经过整治,很多环保达标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市场更加井然有序。经过一轮轮强有力的环保行动,和经济呈现了明显的正相关,同向而行,同频共振。实践一再证明,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大有可为并已经大有作为。
环保影响经济的观点,。事实上,每当监管力度加大时,类似观点就会被炒作。其实质是一些利益相关群体、自利的心态。宁要黑色P,不要绿水青山美。“小利,大利之残也”,把与发展对立起来的思维之下,纵有千吨道理,也敌不过三两现钱。作为主管经济的部门,公然为污染企业站台,为黑色P背书,实在是至极。这样做不仅会让突出问题越来越严重,人民群众反映越来越强烈,而且会严重干扰决策,最终导致中央决策部署在地方难以落地。
环保影响经济的说辞,推责。部门具有生态的“一岗双责”,各级领导干部既要对所在岗位承担的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本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负责,做到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将与经济发展对立,说环保影响经济发展,是典型的重发展轻的思想,是明显的本位主义,试图通过环保“背锅”,发展经济不力之责,生态不力之责,这与中央要求背道而驰,应严肃查处问责。
和经济不此即彼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各级党委及相关部门只要切实担负起生态环保责任,协调好与发展的关系,就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就能进入经济持续增长—质量改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