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的40周年,伴随着祖国的进程,工商界敏锐把握机遇,跨越海峡,踊跃西进,掀起了在投资兴业的热潮。一大批富有远见的台企,搭乘经济腾飞的时代东风,成功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也为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而重大贡献。对此,方面给予高度评价。”
5月19日,海峡协会(以下简称“海协会”)秘书长马国樑在江苏南通举办的“2018产业转型升级峰会”上说道。
此次峰会主题为“新时代、新产业、新发展”,海协会秘书长马国樑,江苏省政协副平,南通市委副、代市长徐惠民等与会。方面,有前“长”陈冲,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高孔廉,前“财政部长”、北威国际总经理刘忆如,工商协进会理事长林伯丰,中小企业总会会长林慧瑛等多位人士与会。
马国樑在致辞中表示,去年以来,我们陆续公布了一系列为在发展提供更好待遇的政策措施,包括“惠台31条”。这些“两岸一家亲”,同分享发展机遇,逐步为在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同等待遇的新举措,受到了广大的高度评价。
马国樑还在此次峰会上向发出邀请:“我们欢迎更多的搭上经济发展的快车,时代潮流,用好政策红利,融入发展战略。”
马国樑指出,两岸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坚定推动和平发展,是两岸的共同愿望。希望两岸朋友和广大“九二共识”,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同我们一道携手打拼,共担民族,为推动和平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南通通江达海,位于‘一带一’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是江苏扬子江城市群建设重要节点城市。高铁、机场等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为南通发展打开新空间,也为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徐惠民说道。
峰会上,徐惠民诚邀广大投资南通“潜力股”,共享新时代机遇,共拓新产业蓝海,共创高质量发展,希望工商界的行业协会和大企业发挥影响力,帮助吸引更多台资企业落户,共同把南通建设成为新一轮台资集聚地,携手开创互利共赢的美好未来。
此外,全国台企联会长王屏生指出,国台办提出“惠台31条”措施,对台企是大利好,也确实扩大台胞受益面 ,其中有关经贸的12条,为参与发展,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
而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高孔廉则认为,经贸与文化是连结两岸非常重要纽带,在连结两岸具有重大贡献,今年2月推出的“惠台31条”措施,为在陆台胞在就业、就学及生活上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让台企可以参与基础建设、“一带一”、国企混改以及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惠台31条”对帮助很大,不过这些措施还需制定细则,以利进一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