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和英国的工业,这三者有什么共通之处?答案是这些事件及其过程都改变了全球经济的基本面。从2018年3月26日起,在上海挂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交易也将加入上述事件名单中。
作为一个标志性的变化,在2016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因此,希望以人民币而不是美元来支付巨额原油进口费用。
未来的石油进口只会多、不会少,预计到2050年消费量将增长约30.6%。因此将支付货币转为人民币,不仅能够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也能提升在全球经济中的实力。所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交易,其意义与经济实用性是同样的重要。
只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世界和明白:过度依赖以美元计价的重要大商品将面临巨大风险。因为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以美元计价的主要大商品价格上涨,食品和能源进口费用随之水涨船高,进而危及供给的安定,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承受的风险。
在歷史上美国一直是主要的石油消费国,石油贸易以美元定价也反映了这一点。在20世纪70年代,沙乌地阿拉伯和美国协商达成了以美元进行石油贸易结算的双边协定,促成了影响至今的石油美元的诞生。
这种交易方式给美国带来了「过度」,也就是石油出口国将所得美元重新投入美国金融市场,为美国维持低利率和持续的经常帐户赤字提供了支撑。
但这一切即将改变,尤其是在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后。作为世界石油的主要消费者,尤其对于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拉克、伊朗和沙乌地阿拉伯等主要石油出口国而言,市场意味着影响力。其中,许多供应商已同意以人民币计价向出售產品,还有一些正在积极考虑这一举措。
此举将產生两个主要影响:增加对人民币资產的需求,并减少用于交易目的之美元。这可能会削弱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导致全球资產配置国际投资人在资產配置中,势将逐步提高资產的配置比重。
更确切地说,当的石油进口帐单全部以人民币计价时,这将在石油出口国创造大量的人民币储备。无论这些人民币储备是被用于进口產品,或是被重新投入的金融市场,都将增加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
目前已是全球数一数二的贸易大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外匯存底,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消费了全球大部分的原物料。这个发展对投资人来说,可谓意味深远,因为这可望确立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将逐渐取得主导经济体的地位。
中时电子报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
发言涉及、、影射或其他有违社会善良风俗、社会、、之内容,本网站将会直接移除
请勿以发文、回文等方式,进行商业广告、网友等行为,或是为特定网站、blog宣传,一经发现,将会您的发言权限或者帐号
发表涉及他人隐私、含有个人对公眾人物之私评,且未经、未注明消息来源的网、不实等
请确认发表或回覆的内容(图片)未侵害到他人的着作权、商标、专利等;若因发表或回覆内容而產生的版权法律责任将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不代表中时电子报的立场,请遵守相关法律规范
违反上述者,中时电子报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