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总量突破1.6万亿大关、增速6.4%创近四年来最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跑赢”GDP2017年,我国老工业通过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交出了四年来最好的一份“经济答卷”。
传统经济一直在省经济结构中占比较大。近年来,通过树立新发展,激发内生动力,促进传统经济“转型升级”。
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版”,第一产业增加值去年增长5.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在市宏福桑蚕合作社,小小的蚕成了合作社的致富“法宝”。负责人郑百福介绍,合作社目前探索出了蚕桑种养加立体生态增收新模式。2017年综合产值达到2610万元,纯收入1420万元。
通过一系列深刻变革,省的装备制造业正在焕发新的活力。位于的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企业曾连续24个月亏损。面对困境,中国一重一方面建立生产经营新机制,另一方面狠抓企业内部管理,把外部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加速企业。2017年,中国一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2.95亿元,同比增长221.27%;实现利润1.08亿元,同比增利55.82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数据显示,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增幅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来最高。其中装备工业增长15.8%。
在传统产业依靠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的同时,的新兴产业也在不断培育壮大,动能转换效果已经逐步。
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哈工大“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航空、轨道交通、电力电子等领域提供焊接设备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公司的相关国家发明专利已达50余项。”企业负责人万龙说,目前企业与30多家国内外企业进行合作,2017年实现营收近3000万元。
像万洲焊接这样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近年来在频频“登台唱戏”。“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后,累计新注册成立科技型企业达10440家。2017年,新注册成立科技型企业5204家,增长66.8%。
以石墨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在黑土地上遍地开花,成为振兴的“新引擎”。数据显示,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4210.6亿元,增长10.4%。规模以上工业石墨产业完成值达到了3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像石墨产业一样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正在黑土地上不断涌现。
人张文宇在工作,以前从到,最快的火车需要3个小时,“一个月最多回家一次。”现在,哈齐高铁的开通使途缩短到85分钟。“每周五都可以赶到学校接儿子放学。”张文宇说。
交通给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新产业则让城乡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虎林市近年凭借冰雪资源开展国际“冰钓”大赛,让乌苏里江的鱼“钓”出了知名度,旅游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以前仅靠卖鱼为生的虎林市渔民兰奎国,如今收入翻了一番。“我是沾了冰雪经济的光了!”兰奎国说。
经济变化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2017年,省新登记企业8.4万户,增长15.8%,实有市场主体210.9万户,这一数字是五年前的2.4倍。
36岁的孙凤国已经在外多年,去年他决定回到家乡创业,筹划开一家洗车行。在他看来,家乡的发展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风气变了很多,很难见到以前那种吃拿卡要的了。”孙凤国说。
数据显示,省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全省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27446元和12665元,增长6.6%和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