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叉融合形成了数字化现实世界。在这个世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谢少锋认为,工业互联网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换道超车的历史机遇,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贯通,整合大幅降低了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成本,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加速融合,重构产业的价值链体系。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是实现网络化制造的必经途径,也是重塑工业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格力电器是国内较早迈开智能制造步伐的家电企业之一。近年来该公司一直在围绕智能领域布局,在珠海和武汉设立了4个研发和生产,产品已覆盖伺服机械手、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10多个领域。前不久董明珠还向透露,格力智能装备从2013年起步至今已经累计产出自动化装备5500余台套,累计产值超过20亿元。
未来,格力不仅要自己完成“机器换人”,还要帮助别的企业“机器换人”。董明珠表示,格力还将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助力更多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共同用责任担当赋能中国制造,实现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就在制造业推进“智能化”的同时,站在消费升级的风口,传统零售门店的老板们也看到了绝佳的转型机遇,开始了一场智慧零售的。
12月19日,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暨合作伙伴签约大会在南京召开。据介绍,未来3年苏宁互联网门店将拓展到两万家左右,这些互联网门店不仅能准确知道周边小区居民的消费需求,还能给品牌厂商提供经营数据,帮助其更精准地进行商业决策。未来,苏宁智慧零售技术解决方案将打造成一个开源系统,向行业全面共享。
在谈及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思考时,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将矢志不渝地发展实体经济,积极投身供给侧结构性,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重大机遇,以智慧零售为发展根本,积极创新、踏实干事,繁荣行业、造富社会,努力成为新时代中国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样板。“近日,我们推出的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就是一次推动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希望通过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向社会共享,实现实体商业的持续繁荣。”
企业家们从产业的角度看,在新时代,环保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支柱产业。“弥补长期以来对的欠账,以及对现有的产业生产方式进行友好型,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机遇,也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在市场领域,通过基于现有主业相关的业务领域的拓展,获得发展机会。”中国能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段玉林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笼统来讲,这个发展机会将至少持续20年,并且成为新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如果哪个企业还停留在粗放的发展模式中、停留在不顾代价的发展方式中,一定会面临被监管部门问责、被行业抛弃的境地。
段玉林介绍说,中国能源工程集团在能源行业的环保领域进行了创新探索:面向工业园区的区域能源综合供应市场领域,投资天然气、生物质、光伏等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项目,帮助工业园区完成环保目标,实现工业园区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排放;同时通过加大对工业废弃物处理领域的投资,促进整个工业园区的洁净生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战,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
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看来,这对于企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适应“绿色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当前,能源供应紧张以及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从曾经的“打好蓝天战”到“打赢蓝天战”,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体现的正是对污染治理的坚强决心。
近年来,正泰集团大力推动光伏新能源发展。正泰杭州火车东站屋顶光伏电站、江山200MW农光互补地面电站、衢州市柯城区金屋顶光伏富民工程等重点光伏项目纷纷落地。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企业家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不少企业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在集团内部会议上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谈道,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核电强国梦、绿色能源梦、世界一流梦”,充分发挥核与电、技术与资本、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优势,努力成为全球绿色能源领域和核电领域的领跑者。坚定不移地打造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国家电投的党建力、梦想力、科技力、力、文化力、管理力、安全力、奋斗力、哲学力,通过“九力并举”努力实界一流的目标。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芮晓武表示,要以“建设网络强国、链接幸福世界”为核心,从根本上增强发展动力、改进发展效率、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推动中国电子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网信企业。
“国际市场巨大,发达国家市场、中高端市场,中国企业还没有很好地进入。‘一带一’国家市场仍有巨大需求。国际化道任重道远,不能浅尝辄止,必须深耕。”王民表示,国际化也是徐工集团长期走的道。目前,海外收入占徐工集团总收入的32%,其中,60%来自“一带一”国家,40%是徐工进军中高端的、欧盟市场的。
中国是工程机械大国,但不是强国。世界工程机械前十强中只有一家中国企业,就是徐工集团,目前排名第七。
“几十年来,世界工程机械老大、老二(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集团)没有过,第三以下有变化。冲到第三,掀翻前二,是徐工的梦想。”王民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海尔即将迎来创业33周年,这33年是创业创新的33年,海尔始终创名牌而非代工的高质量发展之道,并在互联网时代首创人单合一模式,终结了中国企业学习借鉴管理模式的现状,向海外输出中国模式、中国方案。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基本特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也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
传统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是名牌与名牌的竞争,互联网时代进入平台和平台的竞争,而在已经到来的物联网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必须是生态圈之间的竞争。
概括起来说,传统工业时代,企业以产品为中心,而在物联网时代,企业必须变成共创共赢的生态圈,让用户和利益攸关方都参与进来,共同创造价值、传递价值。
新时代,价值创造体系创造的是名牌价值,因为只有名牌才有溢价能力。非名牌无价值,就像代工厂不可能比苹果手机更有价值,即便代工厂的营收大于苹果也不能说它更有价值,因为苹果有名牌而代工厂没有。海尔始终创名牌,走自主品牌建设的道,企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据欧睿国际统计,中国白色家电产量占全球的49.1%,在海外,中国品牌占2.8%。在这2.8%中,海尔品牌包揽86.5%,海尔连续9年蝉联全球白电第一品牌,并收购GEA、FPA、三洋等家电品牌,构筑全球品牌矩阵。
创造了价值,还需要传递价值,才算是价值创造的闭环。在传统时代,企业依靠遍布全球的强大营销网络价值传递体系,在电商时代,单纯的价格交易平台了名牌产品创造价值的优势。海尔通过践行人单合一模式,打破企业边界,让企业能够零距离与用户面对面,让供给方和需求方同在一个平台互,并通过连接全球资源快速满足用户需求,建立共创共享的生态系统,既可以创造价值,也可以传递价值。生态圈创造价值的方式是共创,利益相关方和用户在一个生态圈同创造价值,不是传统的价值链,而是价值矩阵。生态圈传递价值的方式是共赢共享,相关各方都得益,而不是零和博弈。比如,海尔正在实践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就是价值共创网络,“大顺逛”就是基于价值交互的价值传递网络,而非仅仅是价格交易。
MIT的凯文·阿什顿在1999年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专家认为2019年将是物联网的一年,而海尔可以在2018年率先,成为全球首个在物联网领域的企业,基础在于海尔坚定不移地推行人单合一模式。人单合一模式中,“人”即员工;“单”不是狭义的订单,而是用户资源。新时代放大了用户话语权,企业必须从以产品为导向转为以用户为导向,一切以用户为中心。
所有企业都希望在物联网时代、引领,但是目前东都尚无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海尔想要率先实现引领,一定离不开“人的价值”,实行“创客所有制”,意义就在于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去争取、去获得,充分体现机会均等,发挥个人价值,这也是我认为的网络时代的企业家,就是创建一个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业家的平台的。
因此,海尔拆掉企业内外两堵墙,从出产品的企业变成出创业家的平台。在海尔平台上,汇聚了2000多个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完全拥有过去企业的CEO才拥有的决策权、用和分配权,并且可以进行资本的社会化,引入外部风投,自己也跟投,从过去被动执行的员工变成合伙人,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捕捉新机会。小微企业一旦做大,就再进行分拆,始终保持创业企业的活力和。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海尔是的产物,没有就没有海尔的今天,同样,如果不能沿着高质量发展继续,就没有海尔的明天。
高质量发展与高速增长有本质的不同,就像海尔的发展一直创名牌,而有的企业是代工模式,虽然代工可以快速带来一些收入与利润,但长久下去,企业就会失去竞争力。海尔在创名牌的上,遇到了很多挑战,付出了巨大代价,比如在需求很大的时候,并未一味扩大产量,失去了当时的增长机会,但是,经过多年坚定地走创牌之,海尔的高质量发展展现出了。海尔在巴基斯坦、俄罗斯、泰国、印度等国建立了工业园,海尔在巴基斯坦建立的鲁巴工业园是中国首个境外工业园,成为“一带一”国家中家喻户晓的品牌。12月16日,Google的关键词实时搜索数据显示,海尔以9140000次搜索排在西门子(4340000次)和三星(3450000次)前,这是海尔,也是中国品牌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展现,海尔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实现了明显的“套圈”。
海尔创牌,为创造中国模式奠定了基础。因为品牌的过程中,海尔始终围绕用户体验和用户需求,这也为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的提出提供了可能。海尔抓住新时代的机遇,在物联网时代,海尔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方法,创造出以用户乘数理论为基础的共赢增值表,相比于产品收入更关注生态收入,从产品收益变为生态收益,实现边际递增,并实现利益攸关方的共创共赢。比如,馨厨冰箱,没联网的时候它的价值是冷冻保鲜功能,接入馨厨物联网平台后,它的价值是通过生态圈提供有机食品和烹饪方案,体现在共赢增值表上,生态收入应该超过硬件单价,在馨厨平台上,聚合了包括视听、美食、聊天等各种资源,围绕用户需求展开。这得到国外权威机构的认可,损益表的发明者——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认为,“共赢增值表”是一个时代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