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日子你根本想象不到,现在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68岁的蒙古族老人陈宁布,是道图嘎查村的老支书,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他,是库布其沙漠变绿洲的者。
曾经没有植被、没有公、没有通讯的库布其沙漠,现在已经拥有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绿洲。从1988年到2016年间,库布其的沙尘暴从每年50次减少到每年1次,降雨量从每年不足100毫米增加到每年456毫米,生类也从不足10种增加到530种,甚至多种绝迹多年的野生动植物也重新回到沙漠中。
在治沙实践中,昆明找工作。库布其研发了多项治沙技术和治沙方式,穿沙公就是其中之一。穿沙公像是一条条血管,给死亡之海注入了血液,修到哪里,树种到那里,以分区,分而治之,整个库布其沙漠的绿色就此铺开。以杭锦旗穿沙公为例,截至目前,杭锦旗穿沙公两侧共完工造林34万亩,飞播造林56万亩,设置沙障4.7万亩,封沙种草107万亩,极大地改善了生态。
同时,穿沙公的建成,还带动了杭锦旗全旗交通、旅游、扶贫等方面全面发展,极大的缩短了杭锦旗梁外地区与沿河地区的运输里程,每年可节约工农业产品运费2000多万元,增加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增加过收入600多万元。
“我们的环保砖最大的优势是透气、透水、强度好,普通的砖强度只有12兆帕,我们的砖强度可以达到40兆帕,茂名找工作,使用年限也比普通的砖要长。”说到以库布其沙漠的沙子为原料生成的砖,鄂尔多斯市同圆库布其生态工业治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淖门生显得很自豪。
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最普遍的做法是通过植树造林等方法“防沙”“治沙”,而鄂尔多斯市同圆库布其生态工业治沙项目却是通过“吞沙”,把沙漠变成资源,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鄂尔多斯市同圆库布其生态工业治沙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光介绍,这种可以“吞沙”的环保砖是以沙漠风积沙为主原料,工业园区“三废”、煤矸石为辅助原料,按照风积沙、煤矸石、粉煤灰、陶土4:3:2:1的配比,通过天然气以1040摄氏度高温烧结而成的陶土砖。目前,这些陶土砖主要销往周边城市,用于市政建设。
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低廉的天然气价格,库布其环保砖每块的成本仅为0.3元,售价为0.8元,预计实现年均利润总额3750万元。“我们的砖投产时间并不长,但已经有俄罗斯企业和我们洽谈合作,依托库布其的沙漠资源,我们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谈到未来,淖门生充满信心。
“我现在负责200亩左右的甘草种植,一个月就收入6000多块钱呢,我才在这干了6个月,收入已经有3万多了。”贫困户吴直花做梦也没想到,只是在甘草种植示范园里拔拔草、浇浇水就能有这么多的收入,而来这里之前,她靠种玉米,一年的收入才2000多元。
吴直花所在的甘草种植园成立于2013年,由亿利集团投资建设。据亿利资源集团库布其生态事业部副总经理孙永强介绍,库布其产的甘草是乌拉尔甘草,是甘草中最好的品种,“这种甘草适合在沙漠里生长,固氮量大,改土效果明显。可以说,一棵甘草就是一个固氮工厂”。除了甘草本身的固氮价值,在种植过程中,亿利还自创了“甘草平移技术”,让甘草可以躺着生长,1棵甘草治沙的面积由0.1平方米扩大到1平方米左右,绿化效率扩大了十倍。
甘草不仅有极大的生态价值和药用价值,还能进行产业扶贫,给当地百姓带来红利。孙永强说,甘草产业扶贫主要有三种模式:“三到户模式”,即公司提供甘草苗条、技术服务和订单回购“三到户”;“四到户模式”,即公司提供沙漠土地,甘草苗条、技术服务和订单回购;就业扶贫模式。通过这种“产业扶贫、持续造血”的方式,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自主脱贫创造条件。2017年以来,亿利已经与431户农牧民签订了半野生化种植65.5万亩的甘草种植合作协议,公司提供的110吨甘草苗条已全部到户。计划种植6520亩,目前已经全部种植完毕,扶贫人数达到505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