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17-09-07 13:18

东北经济断崖下滑讨论:官僚主义和现象较多(2)

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但全国都存在市场机制发挥不够的问题,东北问题尤其突出。我在之前工作调研中发现,地方要上什么项目、要投资哪里都是由决定,而不是由市场配置。比如投资项目方面,东北实行层层压

  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但全国都存在市场机制发挥不够的问题,东北问题尤其突出。我在之前工作调研中发现,地方要上什么项目、要投资哪里都是由决定,而不是由市场配置。比如投资项目方面,东北实行层层压投资指标的做法,实际是地方在配置资源。

  东北地区关门打狗现象很严重。在调研过程中,有民营企业诉苦说,地方要求企业必须增加多少份额的投资。我很诧异,让你投资你就投?民营企业家反映,虽然产权属于企业家,但是卫生、消防、交通、环保等审批在手中,如果挑毛病,企业很难。配置资源的做法容易形成产能过剩,在这方面东北尤其要启动。

  要理顺和市场的关系,重要的是要端正的行为。如果理不顺两者的关系,产业政策就成为了直接配置资源的办法,要给企业创造公平、平等的竞争空间。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是“更好”发挥作用,而不是“更多”。

  东北经济的问题恰恰在于()在不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发挥“更多”,在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没有“更好”发挥,表现为角色的越位、错位和缺位。东北地区在行政审批方面做得太多,这就是吃拿卡要盛行的根源,后果是经济活动体制性成本过大。

  产业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产业政策主要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靠的是市场制度的改善、富于创造性的才能的企业家而不是政策制定者、追活改善的亿万大众的积极性。

  中国作为一个转型加转轨的经济体,地方更值得做的事情是进一步,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和创新。地方应该为个体和市场提供公平竞争的起点及秩序的,产权的,合同和法律的严格执行。

  长期以来,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以国企为主导的所有制基础,东北营商很差。另外,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靠山吃山”容易养成一种惰性,一旦面对市场冲击,就很容易失去调整和创新动力。加之资源型行业一般都是管制行业,这就容易导致寻租和。

  对于,首先要减少对企业的干预,让企业遵循市场原则去经营。其次,不能竭泽而渔。据说东北一些地方眼看经济形势变差,居然向企业提前收税。另外,要鼓励民企发展,民企具有天生市场嗅觉,更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同时,不要寄希望于某个产业政策就把一个产业带动起来,要通过培养有竞争力的、遵循市场经济原则的优势企业把某个地区或产业带动起来。最后,要宣传市场经济文化,鼓励职工和市民创新创业。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你就60秒!

  • 合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