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之前我做个调查:你们各自的企业,今年有做扩大再生产的,也就是有在追加固定投资的,举个手。
中欧是中国最的商学院,在座的也全都是掌握诸多资源的大企业家,是中国经济肌体的最基础细胞,经济是冷是暖,该怎么办,都是聪明人,其实你们心里比我更清楚。请我来讲,无非是希望通过第三者听到一点与你们感受不一样的结论,安慰一下自己的忐忑与忧虑。
刚才在交流时,其实我已经表达了我对经济与投资的基本看法。看得出来,很多人听了还是很失落,说宏观的核心数据都不错啊,比如航运和出口,比如PMI,比如PPI。
很遗憾,我可以给大家做做心理按摩,但我成不了你们需要的那根稻草。我们不能,掩耳盗铃。我刚才统计了一下,在座的有不下十家公司是最近“火气正旺”的原材料、有色、煤炭等周期行业,也在借机收缩,在可着劲填过去的坑,在大力回收、储备现金。
至少所都不信。昨天有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中孚实业等周期股,光涨股价不涨业绩,遭上海交易所连续发函问询,理由均为公司产品价格大涨同时股价也顺势上扬,但业绩却难有起色,中孚实业、广晟有色也双双因股价异动停牌。其中,所表示上半年稀土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但广晟有色盈利状况未有明显改善,仍亏损3300万元左右;另外,上半年中孚实业的电解铝等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而一季度公司盈利状况未有明显改善,归母净利同比下降96.8%。但上述两家公司近期股价均大涨,所要求公司分析原因及合。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也是的。在螺纹钢一口气窜到了一吨4000块,期货一天成交1073万手,按1手10吨换算,成交量超1亿吨,超过今年上半年全国的螺纹钢产量(9959万吨)后,协会发文说,当前钢材期货价格大幅上涨,并非市场需求拉动或市场供给减少所致,而是一部分机构对去产能、清除“地条钢”和环保督察以及“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进行了过度解读。
微观企业也是的。他们非常清楚这波周期产品价格上涨是怎么回事,当然不可能正常去业绩。傻瓜才业绩。抓紧填坑,备冬粮。后面冬天可能长着呢。
反倒是那些投身周期股炒作的投资人,打着的“新周期”旗号,今朝有酒今朝醉,互相挖坑,互相忽悠,所有人都相信自己是幸运的那一个,都相信自己不会接最后一棒。
其实这个是没什么好争议的。我在大学学了十年的经济学,我尽我所能阅读了能阅读的所有经济学经典著作,我从没看到过一个不需要需求支撑的经济周期。这次“新周期”争论,把经济学研究弄成网红闹剧,刷流量,就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有个“熊鹏先生日记”,是这样表达对此事的看法的:“从2011年开始,但凡中国经济有复苏苗头,就总有人跳出来中国经济走出了新周期。这种人,不是就是投机。投的机。”
说资本市场的人,有点过了,这里应该都是聪明人。但投机的定性是没有错的。资本市场也喜欢听“好话”,喜欢报喜不报忧,新周期论只是投其所好而已。在这个市场混口饭吃,大家都不容易,人艰不拆。
但如果你是作为操盘实业的,或者拿着真金白银做资产配置的,也天真到相信“新周期”,那就真的“死不足惜”了。
经济是一个生产+消费的闭环,任何经济周期成立的核心要素,永远只会是需求。任何没有需求买单的供给压缩,最多只能形成短暂的局部狂欢,既无法形成闭环传导,更会导致风险在经济产业链的某处积压,甚至令原本失衡的经济链条随时可能断掉。
煤炭、有色、钢铁一天一个价,PPI打了鸡血一样上窜,CPI却连续创新低(见下图),这种本身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这意味着上游洪水,下游却一片干旱。这意味着经济血管里有一个三峡大坝一样的巨大肿瘤,完全堵塞和截断了上下游的自然顺畅运行。
上游企业一片欢腾,华菱钢铁去年半年亏17亿,今年半年赚15.7亿,一家几乎没救的企业瞬间变成了绩优公司,下游CPI还不断下行,没有一点通货膨胀压力,一派歌舞升平。
这次,有形之手组织下山东一次停产321万吨电解铝,这事怎么看怎么不靠谱。你线万吨电解铝会一直停产?除非你把人家厂子真的用推土机平了,机器设备都砸了,工人也全部遣散。
现在很多人跟着中央环保组的步伐去买股票,这是一种典型的火中取栗的“小聪明”。因为没有基本面。这波周期股行情,是典型的人造局部牛市,基本就是人为压供给、哄抬价格造就的,需求没有任何哪怕短期的改善,长期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只是在赚点快钱,而现在的周期品到了赚快钱的泡沫时代,争基本面没意义。你告诉我神火的股价是基本面驱动的,我是不信的,至少不是主因。现在下车,可能错过行情最好的一段,但这东西能持续,你最后一定还是会亏回去的。
我所担心的是:这轮堪称滑稽的“周期崛起”,不但不能带来“新周期”,反而会让我们期待的真正“新周期”越来越远,甚至南辕北辙。
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高投资、高耗能、高污染、低人工成本”的“老经济”已难以为继,但“新经济”发动机尚未见给力——此即所谓的“经济转型”期。
供给侧的本意,是对传统产业的存货出清与产能出清,为新经济腾出资源与空间。如果供给侧最终变异到一场“被淘汰者的与狂欢”,变异成一场资本市场短视的“饕餮盛宴”,那我们对我们整个民族的未来,都真的只能自求多福了。
这轮人为制造的表面的虚假繁荣,必然会令那些至始至终严重依赖债务支撑的传统产业,继续在千疮百孔的资产负债表上狂欢,这等于在给它们“ICU”待遇,给它们额外上了“呼吸机”:
而这种债务支撑的狂欢,本质就是对社会信用的与透支。我们看到了M2下行破10%的,却鲜有人看到社融总额基本无法下降的无奈:
只有涉及到银行体系人民币资产负债表变动的金融行为才会改变M2,而外汇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券融资、股票融资这些纳入社会融资总额的,基本不在M2里。
两者的剪刀差拉大,只意味着一件事: 我们其实已被传统“旧经济”深深,“旧经济”泥潭而难以自拔。
当然我们自己知道,这两者在多数情况下其实没什么关系。这和扰民的广场舞,山东一群统一服装、打着旗帜的人抢占机动车快车道暴走是一个逻辑:个体从集体的“荣耀”中产生虚幻的存在感与满足,并努力去寻找、和强化这种集体荣耀的线索与。离开了组织化的集体,人们似乎连灵魂都无处安放。
我们必须看到,回顾历史,除了新中国,我们整个民族,活得其实一直都蛮辛苦的,真的可以说是一颠沛。
电影能短暂麻醉一经,解决不了根本的温饱问题,最终总得回到严肃的现实问题:集体是否真的强大?以及,普通个体怎样从中分到一杯羹?
我大学读了十年经济学,但期间我不务正业,几乎阅遍了图书馆里能借到的历史书籍。这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我看问题的周期,不是按月、按年,也不是按20年、30年看,我会一个朝代一个朝代为周期来看。
判断一个朝代处在它的哪个阶段,远比研究当时时点的数据更有用——尤其是当朝代处在它的“垃圾时间”段的时候——这种时间段,对普遍个体而言,就意味着“要命时间”。你死于一个朝代垃圾时间的概率,要比其他时间段高出无数倍。
大清在太平之后,确实是还硬撑了50年。但这句话对于普通个体来说,得有一个前提:你一家老小得在太平运动之中存活下来。太平运动,江南“十室九空”,你如何确保你不是“九空”里的那一家呢?
满清的“垃圾时间”,其实远远不止50年。对于满清来说,白莲教起义后,就进入了“垃圾时间”。关于满清的“垃圾时间”,有很多照片可以作为:在清末市井生活照片中,底层P民衣衫褴褛,面无表情,目光呆泄,宛如丧尸。
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垃圾时间”,只是有的朝代长一些,有的朝代短一些而已。你不能被历史书上数字所。
历史书上的数字是公元220年。但其实从公元145年,梁氏外戚集团开始,东汉就进入“垃圾时间”了。
也就是说,东汉的“垃圾时间”长达75年,在这75年中,底层百姓的生活,基本上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这个时候,整个国家的人口已经死亡70%以上,两个最大的一线城市,长安被多次屠城,洛阳被夷为平地。
当然,如果你站在军阀的立场上看这75年的“垃圾时间”,尤其是最后几十年的比赛,确实打得非常之精彩,简直是群星璀璨!
想得线年,只是唐帝国的“垃圾时间”而已,接下来还有“五代十国”呢。 直到公元979年,宋军攻克太原,五代十国结束,这场耗时228年的比赛才落下帷幕。
当然,对于从小狼牙棒,励志要“秦失其鹿,天下共逐”的人来说,这个“垃圾时间”,正是他们建功立业、大戏连台的时间。
除了新中国建国后,可以说绝大多数普通中国人在历史上过得都是蛮辛苦的,在各朝各代的垃圾时间段尤其如此。
如果我们把自己家族看做一个连续的体系,把我们先辈遭受过的看做是佛教中上辈子的“”,我总在想:究竟什么样的远方,才配得上这一的颠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