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17-05-08 17:57

韩正: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等四中心

宥怎么读,荥怎么读,彝怎么读,曳怎么读,鄢怎么读,歆怎么读,暹怎么读

  5月8日消息,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将于今天上午召开。市委韩正向大会作报告时说,市第十次党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上海取得重大。率先探索自贸试验区建设,协调推进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和监管制度创新;“营改增”、司法、、教育、医药卫生、群团等中央决定的先行先试试点,取得预期成效。

  韩正透露,上海将以国资管理创新带动国企发展,深化国企分类,推动市场竞争类国有企业整体上市,走公司为主的混合所有制发展径。他同时表示,上海将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推进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韩正说,上海还将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上海将深入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韩正说,上海要努力实现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确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全面提升配置全球市场资源和要素的能力。实现中心城黄浦江两岸全面贯通,打造高品质滨水公共活动空间。加快推进虹桥商务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徐汇滨江、世博园区、临港地区等重点区域功能建设。建成世博文化公园。举全市之力,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全面提升水质量。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进一步深化、扩大。

  韩正说,上海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放宽投资准入,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建设人民币全球服务体系,设立贸易港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张江科学城

  韩正说,上海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是:全面深化取得决定性胜利,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全球大都市中的影响力稳步提升。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不断增强,发展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未来,创新之城充满活力、更有朝气;人文之城包容、更富魅力;生态之城更具韧性,更可持续。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韩正称,上海的中心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初步形成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金融市场年交易总额达到1300多万亿元。上海口岸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7年世界第一。机场航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五个亿级航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跃居全球之首。

  韩正说,过去五年,上海减少经济增长对投资、房地产业、重化工业、加工型劳动密集产业的依赖,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5%,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3.8%。全面谋划部署和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韩正总结五年工作时谈到五点体会: 谋划上海工作,要始终牢记习总对上海工作的要求,胸怀全局、着眼大局,服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本市实际,把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始终、落到实处; 推进上海发展,要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为人先; 建设超大城市,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做成各项事业,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有一底钉钉子的,深入实际抓推进抓落实抓突破; 办好一切事情,关键在党。

  韩正表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干部、从严带队伍,率先规范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以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管权治吏。驰而不息纠“四风”,以零态度惩治,反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韩正说,过去五年上海抓好报业、文广、出版集团,深度融合、整体转型有力推进,影响力和话语权显著增强。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影响力全面提升。一批重大功能性文化体育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更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风貌得到修缮,城市更显历史底蕴、文化内涵。

  韩正说,过去五年上海抓住城乡社区基层治理这个重心,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补短板、强,依法严禁外环线内烟花爆竹燃放,加强“五违四必”区域综合整治,开展道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推进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总体面貌显著改善。

  韩正说,把握正确方向,加强建设。把上海建成最好的城市之一。加快建设,实现活动全面纳入轨道。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支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着力提高司法公信力。

  韩正说,文化强市,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城市,增添城市人文魅力,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展示大都市形象,讲好上海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功能性多样化文化体育设施,提升举办一流艺术展演和国际性重大专业赛事的能力。

  • 合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