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称,世界经济形势在好转。问题是,这种好转力度如何,能持续多久。复苏可能令人失望,也可能持续一段时间,还可能是一段快速而持续增长的开端。后一种情形似乎是最不可能的结果。但是,失败并非命中注定。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25日报道,令人满意的情形是以增强信心和加大对高收入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投资为基础的(中国是例外,其投资速度需要放慢)。这将促进生产率提高,因为更新和更高效的资本替代了今天过时的旧资本储备。随着生产性投资和潜在的增长率上升,摆脱债务负担也会变得容易一些。
首要风险就是风险。高收入国家对型世界的强烈抵制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在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情况下,已然相当严重。然而,主义加剧以及随之而来的世界贸易下滑并非全部。还有一种更大的风险就是大国之间的合作破裂,甚至发生公开冲突。
第二种风险在于美国新的政策议程。也许最大的风险是:以过于冒进的经济增长预期为由,实行过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中短期而言,这也许会产生一段繁荣期,甚至确保特朗普连任。但就较长期而言,这可能导致严重动荡。
第三种风险——再次与党人的议程密切相关——是不负责任地取消金融管制。取消对不稳定的金融体制的管制,其短期影响也许是正面的,但长期影响可能包括一场甚至比十年前更具性的危机。
第四种风险涉及中国经济的较长期发展。短期而言,中国有能力保持增长率与目标一致。但是,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信贷。较长期而言,他们似乎必须要在继续举债或增长速度放慢这两种可能性中二选一。中国人对此如何管控,这对全球经济前景仍然至关重要。
第五种风险来自其他新兴经济体。特别是特朗普借助加息或美元升值所造成的影响,这或许常不安定的因素。
第六种风险在欧洲。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所指出的,在欧元区的落后经济体内,始终糟糕的经济表现可能与不景气的金融部门共同长期需求,也因此供给。最易受这种萎靡不振影响的欧洲大国是意大利,而法国也不能幸免。与此同时还有一种风险,即英国甚至混乱不堪地退出欧盟的过程最终可能大大损害英国经济。
最后,除了美国的右翼的崛起,还有其他因素。匈牙利、波兰、俄罗斯和土耳其出现投票选出的者,这对它们的经济不是好兆头。南非也出现了同样的担忧。健全的政策取决于的决策者。出现决策者并非理所当然,尤其是现在。
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是是否为经济提供必要的支持。眼下存在着周期性复苏的合理机遇。但是,要把这种机遇变成较持久的发展则意味着需要采取微妙的平衡之举。决策者必须支持民间和投资,进一步创新,保持经济和竞争,并在减少过度管控的同时维持必要管控。然而决策者还必须确保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要比以往得到更加广泛的共享。
经济好转是个机遇。如果不加以利用,那么目前的好转可能仅是暂时的经济上行波动。但它可能(并且应当)不仅限于此。
4月26日,在美国首都,美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右)与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加里·科恩出席新闻发布会。美国白宫26日公布了税制方案的主要原则,其中包括大幅简化个人所得税税制,大幅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这为白宫今后与商讨具体的税改细节定下大致框架。(新华/美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