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友友用车正式宣布“关门大吉”,这一融资了两千多万美元的所谓“分时租赁”平台倒在了阳春三月。
关门or跑?
3月10日,友友用车在其微信平台发布《友友用车停止运营公告》,正式宣布其“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平台”的运营生涯划上句话。
公告中称,由于之前签署的投资款项未如期到位,为切实保障广大用户利益,管理层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退回所有用户账户存款,停止运营。
部分友友用车用户,据他们反馈,“友友用车自2月份以来就不再提供车辆出租,谎称车辆已全部租出。如今,客服已经联系不上,账户中的余额无法退还。”
据调查,目前友友用车的APP、服务器及客服、车辆租赁业务都已经停止服务,但友友用车表示,“账户退款服务将持续进行,直到所有用户的所有账户余额均得以退还。”
不过,部分友友用车用户通过公告公布的微信及邮件形式希望获得退款,但公布的退款微信出现验证后无法发送消息的情况,邮件则依旧未得到反馈。少部分得到反馈的用户则表示,对方并没有给出退款期限。
令一位网名叫做“企兹”的友友用车用户担忧的是,友友用车之前的退款中有提到过,参加充值返现的钱不能退款,而大部分用户都是在充值返现活动时充值的,这可能会影响到最后的退款。
此外,还有部分用户表示,之前使用友友用车时消费后的一直没有收到。网名为“飘摇”的用户使用友友用车超过一年,“余额在APP上已经查不到了,此外也到过。”
除了担忧到底能否获得退款,更多用户担心的是个人信息遭到泄露。“我们的身份证及驾照信息都上传到他们的服务器了,这些信息会不会被卖掉?友友用车在这方面也没有给我们一个交代。”
就以上问题联系了友友用车,截至发稿前,对方除了将完成退款外未就其他问题进行回复。
在闹出风风火火的“跑风波”之前,友友用车还颇有些通过分时租赁成为一大巨头的野心。
友友用车的前身是2014年3月成立的P2P私家车共享平台友友租车。一直到2015年10月,其宣布转型为新能源汽车共享的“分时租赁”平台。
据了解P2P租车行业的王先生介绍,“2015年共享租车面临了最严峻的时刻,当年7月CoCar租车倒闭,更有大量行业里比较大的公司迎来裁员潮,友友用车转型也是在P2P租车领域里一种变相的失败。”
期间,友友用车共获得了超过两千万美元的A轮及轮融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融资都是在其做P2P共享租车平台期间获得的,而在转型新能源汽车共享平台后,融资链条也就此中断。
同时带着国家政策红利支持的“新能源汽车”和近年来愈发火热的“共享经济”这两个2015及2016年最火热的,友友用车通过自己的转型成功占据了两个巨大的风口。
然而,事明,不是所有“猪”站上风口都能飞起来。
据友友用车此前发布的信息显示,“公司拥有自有车辆300辆,分布在70余个网点。”这些数据看起来就有些小打小闹,然而,运营这300余辆车,友友用车就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据友友用车的用户“wan”介绍,“开始租车的时候车都还能保持整洁,后来不仅车不干净,还出现了实际可用里程与APP显示不符,用户提前预约用车但APP随意更改取车点等等问题。”
用户体验不佳,友友用车自身的经营也并不乐观。工商局公开的信息显示,其在2015年营业总收入不过240万元,而亏损却达到1417万元,负债更是达到2173万元。
对于这样一个往前走一步都得流一身血的企业,即使是身上扛着共享经济这面火热的旗帜,也无怪乎资本都望而却步。
一个一直在角落的共享经济小玩家倒下了,然而放眼望去,千千万万个紧随其后的“友友”正在往风口里冲,希望能够一飞冲天。
值得审而慎之的是,风停的时候唯有鹰才能继续翱翔,而再猛烈的风也有停歇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