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3月2日讯(记者李佳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破解农民增收的难题,就要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这个主线,加快培育农民增收的新动能。”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双月座谈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说。
谈及如何加快培育农民增收的新动能,韩俊认为,首先要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的提质增效。其次要推行绿色的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应大力发展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此外还应理顺和市场的关系,实现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
“今年中央1号文件就明确提出支持进京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鼓励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创业,将现在的科技生产方式和静音模式引入农村。这方面有很多具体的政策,这些政策落实到位以后,对农村的创新、创业、对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作用。”韩俊指出。“大家要重新认识农业、重新认识农村、重新认识农民,农业不光是种植产业,农业还是服务,农业是多功能的产业,越来越现代化;同时还要记住乡愁,要为农民创造机会,为社会各方面参与农业农村的发展创造更多机会,提供更大平台。”
围绕“2017年民营经济发展与供给侧的加减法”这一主题,座谈会上,大学经济学院王大树教授则对民营企业家们提出了“要大胆张开双臂欢迎海归”、“不光要注意间接融资,而且要注意直接融资,使资本发挥更好效益”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在谈及全面落实供给侧加减法所面临的挑战时,鼓励民营企业要切实用好供给侧加减法所带来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