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17-02-07 12:33

财新综合PMI显示 中国经济增速轻微放缓

诸葛亮当军师歇后语,张飞穿针的歇后语,早开的红梅歇后语,有谐音的歇后语,有趣的谐音歇后语

  制造业新订单的整体增速在上月创下将近两年半新高后,于1月份放缓至温和水平。服务业新业务则继续明显增长,但增速也较去年底有所放缓。

  (综合讯)最新出炉的1月份财新中国综合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中国整体经济活动的增长势头轻微放缓。

  据财新网报道,财新和Markit昨天联合公布,财新综合PMI从去年12月份的45个月高点53.5降至今年1月份的52.2。

  分产业看,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PMI从去年12月的17个月高点53.4,微降至上个月的53.1。制造业PMI则录得51。

  制造业新订单的整体增速在上月创下将近两年半新高后,于1月份放缓至温和水平。服务业新业务则继续明显增长,但增速也较去年底有所放缓。

  两者综合来看,新业务整体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是2014年6月以来的次高纪录(仅次于去年12月)。

  1月份,两大行业的用工情况迥异:服务业用工加速扩张,而制造业用工轻微加速收缩。综合用工量在经历19个月持续收缩后,在1月份趋于平稳。

  不过,制造业与服务业皆因新订单增长而导致产能压力加剧。整体来看,积压工作量小幅增加,增速接近去年12月。

  制造业的平均投入成本进一步大幅上升,但升幅较去年12月的近期高点有所放缓。服务业成本负担加剧,已微升至47个月来最高。整体而言,投入价格涨幅虽然显著,但已放缓至去年10月以来最低。

  制造业产品平均售价与服务业平均收费价格皆保持上升趋势,制造业整体加价幅度虽然放缓至四个月来最低,但仍然可观。服务业虽然加价幅度上升,但整体仍属轻微。

  因此,综合产出价格的涨幅放缓至去年9月以来最低。对于未来12个月的经营前景,制造业与服务业企业乐观度上升,带动综合产出预期指数升至10个月来最高点。

  财新智库莫尼塔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分析,1月份制造业和服务业继续扩张,经济继续回暖,但增长速度已经有所放缓。与此同时,价格仍快速攀升,通胀压力继续加大。

  展望未来,钟正生预计,在制造业补库存动力已经降低的背景下,经济难以保持去年第四季的增速,今年中国经济或将形成前高后低的走势。

  • 合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