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16年该省经济展现较强“抗跌性”:P同比增长8.7%,规上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大经济指标突破万亿元大关。
三大指标突破万亿元大关
安徽瑞祥工业有限公司调试车间内,一条崭新的焊装自动化生产线引人注目,几十台橙色工业机器人矗立其两侧。这条生产线将在最近供货给一家民族汽车品牌。
“自2003年成立至今,公司年产值已经从数百万元增至3亿元。虽然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公司产值同比增长30%。”瑞祥工业副总经理刘泽军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汽车产业只是安徽高速增长的工业行业之一。2016年该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其中,包括汽车制造业在内的14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0%。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在加速成长,2016年产值达1016元,增长16.4%。
作为一家合肥本土公司,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1月在硅谷成立了工业设计中心与欧美市场运营中心,组建国际化顶尖人才团队,成功研发多款新产品。“2016年全年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公司董事长黄汪说。
此外,安徽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迈上万亿台阶,达10000.2亿元,增长12.3%。其中,以新业态为主的“新”经济令人瞩目,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68.4%。在安徽省芜湖市,主打农产品电商的三只松鼠公司,在短短4年内,由5人初始团队、100万元创业资金,发展到2000多人、年销售额超25亿元。
经济“抗跌性”增强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完成技改投资2.2万亿元,技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左右。事实上,安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层次不高。为塑造核心竞争力,安徽抢先布局,2015年起便深入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在积极升级传统产业调存量的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安徽还立足于中科大等科教资源优势,走自主创新崛起之,并在体制创新上加快突破、闯出新。如修订了《安徽省促进科技实施细则》,将科研人员科技收益比例由50%提高到70%,为科技“松绑”,也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新动力。
当前,安徽省新增长动能加速聚集,新企业、新产品加速涌现。2016年安徽新建规上工业企业1046家,比上年增加212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4%。数据显示,安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已由全国中游进入上列。一些地市的“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甚至突破了21件。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