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17-01-04 14:32

创造3000万就业机会凸显新经济大有作为

打电话的英文翻译,橄榄的英文,昙花的英文,鼹鼠的英文,榛子的英文,摆姿势的英文怎么说

  2017年新年伊始,阿里巴巴集团披露了2016年度纳税情况等七项数据。阿里巴巴集团以及蚂蚁金服集团2016年合计纳税238亿元,带动平台纳税至少2000亿元,创造了超过3000万的就业机会。(1月3日《中国网》)

  自从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后,经济增长潜力下滑,人口红利结束,实体经济受到不小影响,不少实体企业只能靠卖房美化财据,甚至开始向海外转移,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大众就业。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持续快速发展,在2015年纳税178亿的基础之上,2016年度纳税达到238亿元,带动平台纳税规模超过了2000亿元。中国制造骄傲的格力全年纳税不到200亿元,娃哈哈更是不到100亿元。而且,阿里巴巴集团直接为社会创造了超过1500万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超过3000万个就业机会,这解决了很多家庭的生计问题,避免陷入贫困。要知道曹德旺跑到美国盖厂,所能创造的就业岗位只有1500个。阿里巴巴取得如此成绩,可以说对其总部所在的浙江省以及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凸显了互联网新经济的强大和大有作为。

  实际上在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经济早已经不是某些人理解的简单虚拟经济、泡沫经济,而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经济形态,连接的是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农业经济,并为实体经济、农业经济插上了发展的腾飞翅膀,而非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即便华为2016年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5200亿人民币,相当于5个格力,也是建立在移动互联现代生活的基础之上,离不开互联网的功能。更不要说越来越多的大山里的农民依靠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将自家生产的农产品卖进了城市甚至国外,实现脱贫致富。

  事实上不管是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互联网新经济,还是以制造业企业为代表的传统实体经济,两者之间本身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也没有高低之别,关键要看有没有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没有纳税,甚至需要靠国家补贴圈养,不能创造就业岗位,无论怎么打情怀牌,吹的天花乱坠,都没有任何的实质意义,对经济社会发展毫无益处。从这个角度说,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对互联网新经济的质疑上,不如借鉴互联网企业的成功经验,做好企业,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界进入经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任何人都不能阻挡也阻挡不了新经济强大的潮流,只能选择拥抱互联网和新经济。相反,抱残守缺、保守,必然陷入结构性陷阱,最终将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应当大力发展互联网新经济,作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动力,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持久的支撑,这才是我国经济软着陆的法宝,也只有强大的互联网新经济才能强中国。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

  • 合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