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16-10-11 13:19

【理政地方谈】重庆发展循环经济是对农业生产模式的新探索

替天行道的意思,童稚的意思,挽救的意思,勋章的意思,央告的意思,一臂之力的意思,语无伦次的意思是什么,豫的意思

      秦岭人

      近年来,丰都县农委将农业循环经济列为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宣传推广,技术帮扶,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户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很多有用的农作物资源都被白白浪费掉了,比如,玉米秸秆只能用来烧火,蔬菜叶烂在田间地头,畜禽粪便堆在村口影响村容村貌。这些宝贵的农作物资源,不但不能为村民增收,而且还成了建设新农村的一大负担。

      现在好了,重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使昔日被村民们视为“废物”的农作物秸秆,烂菜叶和畜禽粪便成了助力农民增收的“宝贵原料”。

      发展循环经济是对农村的净化。众所周知,农村的脏乱差一方面是由于管理工作跟不上,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没有办法进行有效处理,这才导致垃圾成堆。重庆发展循环经济以后,不但使这些“废物”有了很好的去处,而且还能变经济废为宝。比如说,他们推行的“畜—沼—粮”模式,先使畜禽粪便生产沼气,然后再变为有机肥。这样,既不会使畜禽粪便污染村里的,而且还为农民节省了不少肥料钱。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节约型社会的标志之一就是不浪费有限的资源。农作物秸秆及人、畜、禽粪便也是一种资源。因为没有绝对的垃圾,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按照这一观点,重庆力推“农副产物—发酵床养殖—有机肥还田”循环经济模式,重庆丰都县的许多养殖企业都把收购的牧草、秸秆等农副产物用作养殖业的饲料。沃特威、丰泽园、勋业、康地等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种植双孢蘑菇。

      在此基础上,重庆还积极探索利用秸秆、粪便种植蚯蚓、作燃料发电等资源化利用新途径,近年来,秸秆及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

      发展循环经济还实现了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传统的土地种植模式此即彼,要么种稻,要么养鱼养鸭,很能做到鱼和熊掌兼得。重庆通过走发展循环经济之,从而顺利地实现了种养两不误。比如,他们推行的“稻—鸭、稻—鱼”发展模式,既能使有机农业内部共生、用养结合,又能很好地使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这一做法的最大好处是,为今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出了新子,同时,对其他地方来讲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 合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