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佛教乃不到之地,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浪潮的不断推进,佛教商业化已成为佛教发展的严重诟病。居高不下的门票,财源滚滚的教产业,大发其财的景区开发商,借佛已经到了无所的地步。专家质疑:买不起门票就没有吗?网友惊呼:滚滚已涌到山门了。打着教的旗号,已经脱离了正常教的范畴。长此以往,中国佛教真的伤不起呀。
当下中国佛教发展的任务应着眼于人才培养和事业。如果对的继承,对佛法的,就会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道场就会成为旅游参观的景经济点。结果可想而知:虽然越来越庄严,佛教却越来越。[详细]
提起非法集资,大家见多了,也加大了打击力度。然而,非法集资的者的手段也越来越隐蔽。最近就有人利用佛教群众,借机。西安有一家公司以寺下院的名义吸引老人供养佛像,每尊收费高达16800元。[详细]
2004年,佛教商业化品牌在中国出现与兴起。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社会大越来越多元化,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从而导致了佛教商业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2亿佛教人群的商业市场至今还是一个空白。[详细]
主编:崔明晨
责任编辑:赵华
电话:010——62111406
专家质疑:买不起门票就没有吗?网友惊呼:滚滚已涌到山门了。打着教的旗号,已经脱离了正常教的范畴。长此以往,中国佛教真的伤不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