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16-07-19 10:39

章友德:现代金融创新要守住底线

信奉的反义词,休息的反义词,羞涩的反义词,厌倦的反义词,幼稚的反义词是什么,源远流长的反义词

  本期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金融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硕士生的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城市科学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章友德:现代金融创新要守住底线】

  上海大学教授章友德指出,今天的金融创新需要有一个底线。一是和救助底线。网络平台以创新的名义支持进行这种借贷,明显违反公序良俗。二是法律和底线。在法律滞后的情况下,对各种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现象进行规范,需要不断加强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立法。此外,今天的正规金融机构仍不支持没有法律认同的抵押品借贷。但面对大学生等人群的消费和信贷需求,相关金融制度也有必要予以积极调整和创新。当前,中国社会还没有建立一个可以通过自己的信用来进行借贷的平台。如果每个中国人都能建立自己的信用,即使没有抵押品,正当的、紧迫的消费需求也可以通过信用信贷来满足。这一制度有建立和完善的现实需求,应当提上议事日程。

  摘编自《解放日报》

  【欧阳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亟须走出“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窘境】

  欧阳辉撰文指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同样,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也需要一个“支点”。习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表明,问题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支点”。现在,我国已经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研究队伍、论文数量等均居世界前列,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亟须走出“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窘境。出现这一窘境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问题意识不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理论创新不够则是主要原因。如果对问题视而不见,或者遇到问题绕道走,不仅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将成为“镜中花”“水中月”,而且既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大国地位也会不断弱化。

  摘编自《》

  【叶朗:艺术硕士生的培养需加强艺术感、理论感、语言表达能力】

  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叶朗认为,中国的艺术界,需要文化素质和理论素质的提升。很多人对此不重视,比较偏向技术和技巧的东西。艺术当然有技术的成分,但是它是一种文化,有一种文化的内涵、的内涵。艺术,最终来讲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诗歌、音乐、舞蹈、戏剧,都是人的心灵世界、世界的呈现。

  艺术硕士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理论感,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否成为大的艺术家,大的艺术理论家,还有艺术部门的管理人才,并不是到学校接受了这样的艺术教育就能决定的,要有大的成就还需要别的条件,如人生经历、自己的努力、等等。人生,很多东西不是个人能决定的,但是从个人条件来讲,从艺术感、理论感、语言表达能力这三方面来加强,是有帮助的。

  摘编自《日报》

  美国“第一女儿”大长腿好抢镜

  浙大拍高难度毕业照,网友给跪了!

  7岁患癌女孩离世家人写下她这一年的故事

  手机控最高境界:美国男子和自己的手机举行婚礼

  500年前“吸血鬼”遗骸曝光

  世界人体彩绘节在奥地利落幕

  浪漫!英男子飞越5600公里前往迪拜沙漠求婚

  全球最大私人游轮奢华至极

  别让“微传销”劫持了“微生态”

  问责条例盯上“关键少数”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管理生活

  服务农民工,工会如何做到精准

  招商变秀场,实绩还是泡沫?

  “天价高中”背后的真问题

  “召回不等于停售”倒逼“国标升级”

  拔除“软钉子”还需“硬功夫”

  “两学一做”要真学真做

  当心名校情结异化人才观

  • 合作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