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务院新闻办7日举行吹风会,介绍了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专项督查有关情况。5月20号,针对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回落现状,国务院派出9个督查组分赴18个省市,开展为期10天的督查和专题调研。
权威解答:民间投资存在四大问题经济
在短短的10天里,督查组座谈了超过700家企业。为了更真实地了解情况,部分督查组在实地督查中采取随机挑选企业的方式,或临时更换企业名单,甚至全程不允许地方领导干部参加座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介绍,通过缜密调查,分赴各地的督查组发现了四类突出问题。
张勇表示,一是政策法规落实方面,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缺乏配套细则,有的政策针对性、操作性还不够强,一些个别地方对国家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执行还不到位。二是在管理服务方面,行政审批有待进一步精简优化,地方监管服务能够有待同步提高,需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更好地公平竞争。三是市场建设方面,玻璃门、旋转门在一些地方、行业仍不同程度存在,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企业负担重,各项生产要素成本较高的问题还有所表现。四是企业自身发展方面人才缺乏,用工成本高,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对滞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关注点一:焕发民间投资活力找准痛点
民营经济下一步如何走得好,走得稳?在吹风会上,各部委负责人给出了明确回答。
PPP项目一直被认为是焕发民间投资活力的对策之一,不过目前进展并不顺利。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12号,地方已经推出7835个PPP项目,总投资额约8.8万亿元。不过,这些PPP项目落地率仅为21.7%,大部分PPP项目还在前期准备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是建立健全PPP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信部副部长冯飞在和督查时发现,民营资本进入的领域应该说更宽了。
冯飞表示,从这两个省督查的情况来看,印象最深的是基础设施PPP项目的建设。一个省级领导讲,过去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是指定由谁来做。现在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是按照市场化的方式来配置这些资源,也就是说通过公开招标,公开竞标这样的方式,使民营企业能够有进入的机会。
市场准入门槛更宽了,但是如何才能让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到PPP项目?有何新举措?财政部副部长刘昆在会上做了解答。
刘昆表示,下一步,中央财政将继续积极推进PPP法制建设,加强政策协调和统筹。落实好PPP财政支持政策,使PPP基金、财政补等政策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还要提升履约守信的意识,畅通民营企业参与的通道,使民间投资通过PPP方式真正有效进入公品和服务供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