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优化“三农”金融服务。推进农村金融组织、体制机制、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建立完善征信、现代支付、农村保险、风险防控、政策支持体系等,构建多层次、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人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金融服务进村人社区”、“阳光信贷”、“富民恵农金融创新”三大工程,支持农业银行扩大县域“三农金融事业部”试点范围,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推动涉农信贷审批权下放。强化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建立农村产权评估、收储、流转、处置服务平台,开展林权、大中型农机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确保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省金融办牵头,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监局、省财政厅、省农委等配合)
十四、积极防范金融风险。有关部门要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联动,加快构建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体系。强化风险监测评估和重点领域风险监测排查,密切关注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两高一剩”行业结构调整引发的金融风险。鼓励合规地开展不良贷款转让和自主核销,避免拨备、不良“双高”现象,盘活沉淀的存量资金。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公司、民间借贷等风险的监测力度,加强风险预警提示,防范跨市场、跨行业经营带来的交叉金融风险,防止民间融资、非法集资等风险向金融系统传染渗透。打击非法集资、非法证券等违法犯为,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切实区域金融稳定。(省金融办牵头,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监局、安徽证监局、安徽保监局、省等配合)
十五、落实工作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金融在支持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省金融办要加强统筹,协调各金融机构抓好政策措施落实。各金融管理部门要主动提、当参谋,做好政策争取落实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加强配合,协调联动,及时解决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要根据本意见,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省金融办会同有关部门,深人开展督促检查,推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省金融办牵头,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银监局、安徽证监局、安徽保监局等配合)
安徽省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