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已批准32家国外投资机构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计划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计划,投资于市值高达5.9万亿美元(7.9万亿新元)的国内债券市场。星展银行经济师周洪礼表示,这种“Q”型扩张的发展势头体现了中国中国资本账户的长期承诺。
QFII和RQFII计划是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和债券)的两种主要渠道。QFII计划2002年成立开始,就没有得到广泛关注。但自去年开始,该计划批准进程效率显著提升,投资额度得以快速增长。同时,自2011年以來,QFII计划已吸纳了3600亿元(775亿新元)投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268个境外机构目前持有银行间债券合计人民币5790亿元,同比增长44%。
持续的资本账户化使人民币炙手可热。许多金融机构,甚至诸多中央银行都纷纷紧随潮流,加紧储备人民币。尤其是去年英国通过发行离岸人民币主权债券募集到30亿元人民币。这些人民币并没有为美元或欧元,而是作为英国的外汇储备保存。欧洲央行也将人民币加入其外汇储备的币种行列。央行已将外汇储备的3%分配予人民币。
周洪礼指出,迄今为止,已有超过50家中央银行、主权机构、跨国组织通过QFII和RQFII计划、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或离岸人民币市场增持人民币资产,这些投资将在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后加速,而人民币成为特别经济师提款权货币有望在今年实现。
他进一步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投资人民币,势必增加中国对加快金融市场的压力,向前看,将有政策出台解决诸如市场分割,信息披露不充分,缺乏适当运作的收益率曲线等问题。
“短期内,由于QFII计划,港沪通以及正在规划中的深港通等多种渠道的建立,人民币回流势态显著,这意味着离岸人民币的流动性稍显紧张。拓宽人民币供应渠道是实现离岸市场长期稳定资金流动的必然之举。”周洪礼说道,“人民币正在逐渐成为大众所接受的储备货币币种,中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更为的国内资本市场,更具活力的离岸人民币流动资金池和更广泛的跨境流动渠道。而如今的发展势态,比一两年前预期的要快得多。”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今年4月在举行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31次会议中声明,中国将进一步为个人投资者拓宽跨境投资渠道,如试点进行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计划等。除提高离岸流动性外,这些措施还能帮助中国更好地实现货币流入与流出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