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我国产业布局的演变
我国产业布局的历史轨迹,表现为“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逐渐演变的过程,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1)1949-1978年:均衡产业布局政策
建国初,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聚集了全国70%以上的工业,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南京、无锡化市的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94%,内陆地区近代工业几乎一片空白。所以,采取大规模向内地推行工业化模式,以求均衡发展。
均衡产业布局政策选择的评价:当时的产业布局主要是以政策导向为主,重工业不仅在东北等老工业继续发展,而且在部也大规模推进重工业化过程,选择的布局地点也以战备为需要。因此,我国重工业化布局不具有比较优势特征,是缺乏效率和效益的重工业化。同时,这种又 调生产力 的均衡布局和地方工业自成体系,比较优势原经济师则的政策,造成了我国工业体系“遍地开花”
前我国对空间公平的追求基于对效率的提高,用整体的效率损失换取区域的均衡发展,表现为近30年时间全国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都处于增长缓缓乃至停滞状态。
(2)后的非均衡产业布局政策
1978年以后,在对传统计划体制进行和实行对外的过程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主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侧重公平转向侧重效率,一改过去的均衡发展,实施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把建设的重点转向东部沿海地区。无论是引进外资、国家投资、优惠政策方面,产业布局政策都倾向于东部。
第一,非均衡产业政策对我国的积极的影响:产业布局经历了从均衡到非均衡较转变后,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分布,由南向北展开的布局;根据各地域的优势,初步形成了产业布局的地域分工;一批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增强,有效带动了周围区域经济的增长,东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劳动作用增强,形成了工业密集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
第二,非均衡产业布局的负面影响:地区经济差距距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1980~1992年群间,中部同东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对差距由31.2%扩大到了43.1%,西部同东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43.8%扩大到50.5%;区域经济,地区日趋强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财税实行“分灶吃饭”和分权体制以来,区域中的地方获得了相当大的,区际关系开始按市场规则行事,由于转轨时期新旧体制的,使区域经济形成经济活跃经济紊乱并存的局面;产业布局非区位化,引发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布局中重复引进,浪费现象严重;注重地区经济倾斜,忽视产业倾斜。我国在产业布局实践中对东部进行了全面倾斜,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部的农业、能源、原料和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17)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16)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15)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14)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13)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1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1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1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1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1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1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1
201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要点(1
2013年高级经济师考试模拟试题
2013高级经济师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3高级经济师考试《建筑经济》模拟试题汇总
2013年高级经济师《专业实务》模拟题汇总
2013年高级经济师考试专业实务模拟题(3)
2013年高级经济师考试专业实务模拟题(2)
2013年高级经济师考试专业实务模拟题(1)
2013高级经济师考试《建筑经济》模拟试题(2)
2013高级经济师考试《建筑经济》模拟试题(1)
2013高级经济师模拟试卷试题及答案(4)
高级经济师《专业实务》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汇
高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
高级经济师《专业实务》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2
高级经济师《专业实务》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1
高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5)
高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4)
高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3)
高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2)
高级经济师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