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记者梁颖仪14日报道》上年度《施政报告》中房屋政策重点之一是增加土地供应。交通银行(03328)分行首席经济及策略师罗家聪向《经济通通讯社》表示,已公布一系列增加土地,如新界北发展等,故料今年可以提出房屋措施不多。而市场预期,新一份《施政报告》将主要会交代过去一年觅地建屋进展。料交代觅地建屋进展
有报道指,梁振英将在《施政报告》中宣布多项研究改变土地作住宅用途(包括沙田、大埔、及北区等数十幅GIC及绿化地)之措施。
计划将粉岭皇后山土地改划为住宅用地,料可提供超过1万个单位,预计第一期于2019年落成。另外,亦有意收回上水蓬瀛仙馆旁边占地约一公顷的露天停车场,用作兴建居屋。
消息又指,正准备收回上水火车站附近的九巴作住宅用途。至于大埔何家园一带超过两公顷的货仓、绿化地和寮屋等将划作公屋用地等。
此外,大埔、屯门、元朗等区共多幅中小型地皮亦可改作公私营住宅,其中以沙田马和火炭最多。
调高启德发展区其余用地地积比率
除此之外,续向启德发展区埋手,有报道指继早前调高启德发展区四幅居屋及私楼用地地积比率后,施政报告会提出调高发展区内其余用地地积比率。
因启德发展区当年规划时,考虑到屏风效应问题,故当时的规划密度偏低。现在只是将地积比率调高到合理水平。市区停车场使用率低冀改用
为开拓土地资源,去年已将大埔八幅地皮改作住宅发展,并适度提高土地地积比率。近日,又再将屯门15幅绿化及社区用地改为发展住宅,并适度提高地积比率,其中11幅私人住宅地可提供8000伙。连同早前大埔的地皮,共18幅用地,料可提供12190至12620个单位。
经济学家关焯照向《经济通通讯社》表示,其实本港仍有很多土地未被充分利用,市区有部分停车场使用率十分低,更改该等土地用途。罗家聪亦认为,本港土地用途早已被划分,要改用才可增加供应。不过,若要将郊野公园更改用途很难,会遭到不同环保团体反对,最有可能将废置的工厦改做住宅用地。港人港地要保留
梁振英在上任初期推出「港人港地」政策,保障港人买楼权、炒风。去年已成功出售两幅「港人港地」土地,但反应不算热烈。发展局局长陈茂波上月亦已表明,推出「双辣招」后,非港人购买本港住宅数量的比例已经减少,再推「港人港地」迫切性不大,意味政策或会被叫停。
不过,东亚银行(00023)首席经济师邓世安向《经济通通讯社》认为,在目前楼市情况下,仍有必要确保港人买楼权,应保留土地作「港人港地」。料白居二政策延续
为回应中低收入家庭的置业,梁振英在上任初期又宣布,在首批新居屋单位落成前,每年提供5000个名额给合资格的白表申请人,于房委会经济师的居二市场或房协的住宅发售计划第二市场购买尚未补地价的单位。不过,由于楼价仍然高企,市场反映未算热烈,首批2500个名额仅36%人士实际「入市」。罗家聪表示,虽然反应不热烈,但预期仍会延续有关政策,以协助市民置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