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14-01-01 22:38

评论:教科书上被妖的资本主义

捉奸强奸通奸,世界拳击经理,爱一个人好难简谱,冰冻魔法师txt,劲舞团513sf,林宥珍,机动暗战,金泫雅downtown,fml22s,赵本山经纪人赵刚,救人喊话宏,与死神共舞观后感,安凡达,海霞树,塞纳里奥热酒

  [摘要]当然我不批资本并非仅仅出于个人缘由,主要还是我自己对资本的体认。资本和资本主义早已成为一个妖的对象,我在为它辩诬的同时,当然也不想掩饰它的问题。

  为腾讯《大家》写了一稿,题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名实不对应》。但编辑我撤去对比,就从资本主义这一面写开去。正好和一位朋友聊及这个话题。缘由是该朋友身在外企,是年薪制,但几乎天天加班。一年下来,整个部门为企业创造了相比其他部门最高的人均产值,但公司不但没有金,连福利体检都没有。我不禁感叹,资本家就是资本家啊。于是朋友回我:“只有对财富无尽的欲求才能成就资本家吧。是您长期的对象,但或许资本是更强大更持久的以人为工具的力量。”

  这是我的回答:“我可能不赞成你对资本的看法,资本。我如果资本,还不如资本后面的人。资本不会把人当工具,是资本后面的人把人当工具。如果我直接批资本,那就类同于……(这里省略三个字一个人名)。吾不为也,亦不齿也。正好给腾讯《大家》写了篇有关资本主义的稿子,他们为难不发,不妨传你一看吧。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批资本批。前者不会我的写作。”

  当然我不批资本并非仅仅出于个人缘由,主要还是我自己对资本的体认。请允许我照搬上述文章的若干段落:

  从制度形成的先后来说,资本主义先于社会主义,后者是作为前者的反对而出现。它反对的对象不是别的,就是“资本”。在社会主义者眼里,“资本来到,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的东西”,因为它是和剥削联系在一起的。剥削即用资本(它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投入生产从而赚取剩余价值。

  正是以上的知识理论,让资本和资本主义在本土成为一个类似的贬义词。如果可以为其正名,资本主义既非贬义,也非褒义,它毋宁是中性的。因为这个称谓只是表明人类社会演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文明形态。这个文明形态是相对于前此上千年的农业文明形态而言,我们可以称之为工商业文明形态。如果从命名角度,这样一种文明形态因其离不开资本的运作,所以可以称为“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何罪之有。资本的运作使人类的物质生产得以扩大,它可以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现代以来所有物质文明的,无一不是资本主义的功绩。所以资本对于人类物质文明的推进,只有功没有罪。如果有罪,那也不是资本,而是资本后面的人,是人身上的的人性。但这样的人性并非资本主义的产物,也非资本主义独有的现象,它是与人相始相终的。因此撇开人而拿资本问罪,何其不公,亦何其不智。

  以上便是我对资本的基本体认。我越发倾向于认为,由资本创造的文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文明。它前无古人,至今也后无来者。不是说这种文明没有问题(哪一种文明没有问题),而是它的问题在哪里却要分辨清楚。按照一贯的主流,认为资本创造了剩余价值,它落入到资本的拥有者资本家手里,而不是作为生产者的工人手里,这就是剥削。但这种理论能否站住脚,还未必不是个问题。

  针对剩余价值与剥削,我以前曾以这样一道公式为例:假如有一个资本家,他拥有资金100元,用其中60元购买生产资料,又用其中40元雇佣工人。产品进入市场后得到销售额150元,用它减去原来的成本100元,结果盈余50元。这里的问题是,这50元是什么,它应该属于谁。按照常识,这50元是成本除去之后的利润,它属于预先垫付资本的人。可是,主流却认为,它不是利润,而是剩余价值。由于它是工人创造的,应当属于工人。由于工人没有得到它,这就形成了剥削。资本,即在于此。

  这样的逻辑是否能说得通?这里需要的恐怕不是经济理论,而是常识。创造这剩余价值的,显然不仅是工人,还有工人在劳动过程所使用的生产资料,否则工人无以生产。由于工人在产品进入市场前就已经获得了自己的工资;因此,产品进入市场后产生的盈余,就应当属于同样在劳动中发生增值作用的生产资料。由于生产资料自己不会拥有,故拥有由它带来的盈余,只能是该生产资料的拥有者,即资本家。

  资本和资本主义早已成为一个妖的对象,我在为它辩诬的同时,当然也不想掩饰它的问题。只是它的问题不是它本身,而是如上所说,是握有它的人。资本家不是资本的人格化,相反,资本是被资本家人格化了,它打上了人的的烙印。以我那位朋友为例,不是资本无情(它本来就与情无关),乃是资本家无情。把人的问题变成物的问题,然后大加挞伐,这彷佛是可笑的唐吉诃德。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 合作推广
  •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