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在原有机制的基础上,构建预警、稽核、价格、信息化、审计监督、争议问题协调等六项机制,全面提升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水平。
一、 构建逾期项目预警机制,提高评审时效
为全面提高评审时效,评审中心建立逾期项目预警机制,提前介入,提早预警,提高办结时效。一是注重入口,强化审核。严把资料关,采取提前告知以及一次性告知等措施以避免送审资料错漏而反复送审的问题。二是加大力度,落实责任。要求项目负责人对每一个项目要明确的评审时间,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工作。同时将评审进度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日常考核机制。三是提早预警,加强督办。中心实行评审项目进度一周一督办制度,每周对下周即将到期或已逾期的项目,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措快评审进度。四是加班加点,快速推进。针对评审项目多、时间要求急的实际情况,中心技术人员利用周末时间加班进行项目评审,全力保障项目评审进度,确保项目评审快速推进。
二、构建稽核机制,全面提升评审质量
根据相关评审业务制度,严格执行有关稽核的,确保主审、复审、分管领导审核、稽核四个环节。同时认真总结三年来稽核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探讨并改善评审过程的沟通、反馈及稽核方式,不断提高稽核的深度,切实有效地发挥稽核在保障评审质量方面应有的作用。
三、构建价格体系,统一价格管理
为更好的开展评审工作,中心于2013年成立了价格信息部,以每月更新的形式来积极收集整理项目各种数据以满足经济性管理的要求。价格信息部的建立标志着洛阳评审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为投资工程建设提供更为详细的材料价格,以及能够出具更为准确的评审报告,让的投资每一分都用在刀刃上。
四、构建信息化机制,提高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水平
随着评审工作的发展,中心注重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除了配备专业的设备外,还通过积极构建信息平台,建立专门网站来提高评审效率和加强评审交流。通过洛阳财政信息网打造政策公告、信息发布、经验交流、接受监督的阳光评审专业平台,同时积极开发评审管理系统,以达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目标。
五、构建财政投资评审与审计监督结合新机制
为提高工作效能,有效解决投资评审与审计监督在投资项目上的重复或交叉,经过与审计部门沟通、协调,形成了项目审核互相监督、资源共享的机制。具体做法为:审计部门对评审中心评审的项目进行抽审,评审结论由审计部门直接利用;审计部门审计的投资项目,充分听取评审中心意见后出具审计意见书,评审中心不再重复评审,从而形成节约成本、紧密协作、资源共享、提高效能的合作新机制。
六、构建投资评审项目争议问题逐步推进制
对于评审项目情况较为复杂、评审依据模糊不清、双方对评审结果存在严重分歧的,采取逐步推进制,即主审与复审人员先行协调解决;主复审人员协调解决不了时,提请部门负责人协调解决;部门负责人协调解决不了时,提请分管主任协调解决;分管主任协调解决不了时,提请中心会审小组会审协调解决;中心会审小组会审协调解决不了时,提请局重点工程决算联席会研究解决。逐步推进,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各方力量,解决问题,推进评审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