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开闸在即审计师提示关注内控质量
普华永道一位审计合伙人结合证监会IPO的相关,从专业财务角度对企业IPO过程中可能引发高度关注甚至“折戟”的领域进行了解说。值得注意的是,在证监会日益强调信息披露的监管方向下,企业的内控质量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IPO开闸与金改红利搅动券商业
随着市场整体的回暖以及各项创新审计师业务的发展,整个券商业正表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11月的数据也再度印证了这点。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IPO的重新开闸,投行收入的变化将重新改写整个券商业的利润格局。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沪深两市股票、基金共成交440897.8553亿元,若按照2012年股票、基金交易收取的0.078%佣金率来计算,今年前11个月券商共揽入佣金687.8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券商佣金收入增幅达52%。
并购渐成气候PE退出趋向多元
前11个月,受制于IPO停摆,并购取代股权转让成为VC/PE第一大退出方式。业内专家认为,在IPO重启后,以IPO为主的退出方式将会逐渐增加,从长期来看,退出方式将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并购退出与基金二级市场退出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私募亦将因此更加注重价值投资。
明年IPO或有2000亿元融资额
12日,在瑞银证券2014年全球及中国市场展望及投资策略会上,瑞银证券财富管理研究部主管、首席中国投资策略师高挺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将略有回升,增速将升至7.8%,宏观政策基调将保持稳健。高挺认为,明年总体流动性没有很大改善,明年IPO可能有2000亿元的融资额,A股估值预计维持目前水平,带来长期增长预期的改善,股市局部重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二、各方评论
IPO重启在即传媒板块受短期冲击
IPO重启,股市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其中文化传媒板块的波动极大。在《意见》公布之后,文化传媒板块呈现疲弱态势,跌幅明显,不过这一态势并没有持续太久,几个交易日之后就出现了反弹。目前,IPO重启带来的影响正在逐渐消退。由此,业界分析,负面情绪只是短期效应,行业的良好基本面仍然会回到主导。(《中国文化报》)
创业板或在IPO中赢得新发展契机
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这次创业板行情大波动,与新股开闸有着直接关系,并认为IPO新政直接利空创业板股价。但是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认为这一分析逻辑站不住脚。理由有三:其一,哪个市场涨得好,哪个板块跌得多,并不简单取决于谁的扩容压力有多大,而主要是受制于各自的投资价值与成长性。其二,消除“三高”对现在的创业板来说,并不构成直接的利空。其三,创业板上市公司大都属于成长型企业,根据规则他们适用的最低派息率是20%,这要比现在约定俗成的30%还要低一些。在这个意义上,新股开闸不是创业板的利空,而是发展契机。(《上海证券报》)
企业借壳上市难度加大
新政公布之后,不仅确定了IPO重启的时间,还对借壳上市的条件进行了重新,从与IPO标准“趋同”变成“等同”,这就意味证监会对借壳上市有着更为严格的审核标准。业界分析,受此影响,文化传媒行业的重组热潮将会告一段落,以前容易被爆炒的“壳”资源会逐渐价值。(《中国文化报》)
IPO重启中国式帝亚吉欧的诞生也将加快
IPO重启,向来被大多数投资者视为“洪水猛兽”,很多人也习惯将之解读为市场利空消息。然而,在著名白酒营销专家、资深经理人晋育锋看来,重启IPO将吸引更多机构和业外资本进入白酒,加速产业整合,改变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径,中国式帝亚吉欧的诞生也将加快。(《华夏酒报》)
三、公司新闻
天保重装
天保重装在去年2月初中止审查后不久,重新进入IPO队伍,并于去年5月成功过会,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尽管成功过会,但犀利的投资者却指出,天保重装存在着涉嫌隐瞒安全事故、保荐机构突击入股、严重依赖关联交易三大硬伤,属于典型的“带病过会”,未来能否顺利上市目前仍是个未知数。
邮政速递
目前,中国邮政集团正尝试通过兼并重组社会公司,获得进入医药流通领域的牌照,利用原有网络建立医药配送专网,形成邮政控股、经营医药物流的专业化公司。一位接近邮政系统的人士表示,中国邮政进军医药物流配送,是其原有业务不断衰退的结果,也是其扩展细分领域的必然发展。不过医药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有着特殊的商业和物流配送条件,中国邮想迅速在几年内打开医药物流配送市场,有一定难度。资质成了邮政配送医药的最题。
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副秘书长张凌辉表示,邮政把医药物流配送推向全国,难度非常大。仅仅从网络、站点、配送能力等方面来说,邮政可能是全国实力最强的配送企业。但是,邮政并不具备配送医药的资质。
慈铭体检
从2007年至2012年4月,慈铭体检生4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3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3起医疗损害赔偿纠纷、1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1起体检过程中存在、1起体检过程中存在漏诊,短短几年时间,医疗重大医疗纠纷竟高达13起之多,至今仍有4起纠纷未能结案。原本以为像这类准备上市的企业,在上市阶段行为应该会有所检点,但是事与愿违。就在公司提交招股说明书之后,医疗纠纷更是层出不穷,甚至一个月三次被曝,被业内业外“也太儿戏”。
四、网友声音
IPO新政网友观点分布图(抽样总量100)
截止12月13日15:00
关键词:监管创新市场资金压力激发行业利好审核趋严
1.带动监管部门和的和创新
@周杰斌的微博:【IPO再开闸“打新”需】近日,深交所和中证登深圳分公司公布了本次IPO重启后的市值配售细则,市场“打新”一族终于有了一份新规
@黄埔股校:【证监会制优先股管理办法国资及银行拟先试点】优先股试点工作进入关键时刻。事实上,IPO重启后,资本市场各种创新业务也一并进入高速通道。证监部门和地方都在参与创新。
@巨丰投顾:【巨丰直击创业板:A股正在发生惊天巨变】A股市场已经在发生巨变,不但有IPO重启伴随着发行制度的巨变,二级市场投资标的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调整思才能继续在这个市场存活,抱着老思想在A股投资终将一无所获。
@纵横合力:【重启IPO不能再式盲目“摊大饼”无休止扩容】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实体经济增速当属优等生,但资本市场表现难有亮点。究其因,是资本市场制度设计层面出了问题。长期以来,资本市场体制机制不完善,重大政策透明度不高,扩容无休止,“”式地摊大饼。
2.IPO重启对行业的利好
@合力投资网:【时代伯乐蒋国云:ipo重燃获利10倍以上将成常态】业内人士认为,pe/vc行业正在摆脱少年时的生猛,步入中年的温不失勇阶段。在政策和经济利好的背景下,行业仍然很有空间,仍然能够再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二十年。
@狙击庄股:IPO重启拥有文化投资业务公司将受益,传媒行业,IPO重启,拥有文化投资业务公司受益,长期看好“龙头企业+传统产业文化、互联网升级+新股。
@我爱公关网:#5iPR声音#【财经公关的历史性机遇】证监会在十一月末召开新闻发布会,接连发布四条重大新闻:重启新股发行并向注册制过渡、启动优先股试点、借壳上市执行IPO标准、设定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下限。以上重要出积极的市场化信号,让财经公关迎来行业的黄金发展期。
3.IPO重启对板块的影响
@徐豆豆:根据目前的,券商还不能自如地参与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但在新三板市场,券商则担当着最为核心的作用。陈永民的让券商兴奋。此前,ipo暂停之时,券商就将部分业务重心转移到了新三板,如今权威人士正式,抢夺资源的动作更加明显。
@welkinbj:新三板大扩容和IPO开闸,冲击最大的都是创业板。明年下半年可以好好关注新三板的机会,选好行业,按风投的分散投资方式构建组合。
@K酷时尚:IPO开闸不能新三板动作频频
4.IPO重启给市场带来资金压力
@倾情:近期,存量资金玩起了“跷跷板”。比如昨天,主板指数杀跌,金融股成为下跌的重灾区;创业板却大受资金青睐,明星股的赚钱效应并未被削弱。从某种程度上讲,蓝筹股的下跌间接促成了存量资金调仓至明星成长股。不过,在IPO重启带来的供给压力即将之际,存量资金的“跷跷板”游戏很难持续。
@PYLJH123456:外围股市持续暴跌或重创a股,极可能出现黑色星期五!!!高送配已被狂炒,ipo即将重启小心机构割喉式出货,因为可跑的时间所剩无几了。
5.ipo重启对券商的影响
@君则咨询:#君则视点#【IPO开闸与金改红利搅动券商业】2013年以来,随着市场整体的回暖以及各项创新业务的发展,整个券商业正表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11月的数据也再度印证了这点。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IPO的重新开闸,投行收入的变化将重新改写整个券商业的利润格局。
@经济参考报:【ipo开闸与金改红利搅动券商业】2013年以来,随着市场整体的回暖以及各项创新业务的发展,整个券商业正表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11月的数据也再度印证了这点。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ipo的重新开闸,投行收入的变化将重新改写整个券商业的利润格局。
6.对市场前景持观望态度
@大师大湿:关于ipo,无需多考虑。当年暂停的时候不是一样跌吗?我只能说消息是导火索,响不响看包潮不潮。
@蛋炒饭:现在a股大盘,又处于疲弱期,会在2200点拉锯,然后到ipo重启前后那段是否有管理层的对冲政策,如果没有ipo重启时可能就是市场的破位日。甚至之前就可能提前破位。除非,在这之前就酝酿出一个多头格局来。
@快乐人生:市场消息面,没有什么特别的利空,但也没有对市场有特别大影响的利好,处于政策空窗期。如果不出意外,从现在到ipo真正重启这个阶段,应该说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影响股市的政策。
7.监管部门审核趋严
@财税的那点事:【IPO开闸在即审计师提示关注内控质量】上市前的公司,特别是小规模私营企业,其内部控制体系可能达不到上市公司的水平。目前,监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审核日趋严格。分析引发监管机构质疑的事件可以发现,内部控制很难等问题难脱其咎,最终导致有些公司上市申请被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