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TPP的利益得失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是一项由美国主导、12国家间共同签订的贸易协定。当前,TPP的国包括、文莱、、智利、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秘鲁、新加坡、美国和越南。这些国家对全球总产量的贡献约为40%,占全球贸易三分之一左右,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区之一。韩国、地区和泰国也正在考虑加入TPP谈判。谈判原定于2013年10月完成,但谈判中出现的争议在谈判结束前仍未得到妥善解决,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
作为“21世纪的贸易协定”,TPP谈判内容涵盖形形色色不同问题——据称,29章节的协定中仅有5章涉及传统贸易。其他问题涉及环保、工会和知识产权。
简单来说,TPP将享受更低关税,简化了的海关手续。如果中国不加入TPP谈判签署协定,那么中国势必将错过这些好处。然而,更大的问题就在于原产地规则。TPP国的低廉税率很可能只针对那些从国进口材料制成的产品。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在贸易协定(NAFTA)中采用的“纱后原则”。该规则,为了享受关税优惠,所有纱线织物必须从加入TPP协定的国中进口而来。如果TPP协定采用同样规则,那么包括中国在内的非国将受重惩。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行业受影响程度最大。最坏的情况是,TPP国将避免与中国纺织品行业有所挂钩。若TPP实行“纱后原则”,身处亚洲的越南将受益最多。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预测,至2025年,假设中国未加入TPP谈判,越南又能在TPP国中脱颖而出,那么越南预计将实现14%以上的财富增长。事实上,越南很有可能将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纺织品枢纽。一些中国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在内,已经考虑搬迁至越南。
TPP谈判成功或将到中国,因为2012年,中国对TPP国的出口额占其总出口的36%,同年,对TPP国的纺织品出口占其纺织品总出口的36%以上。因非TPP国而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可能是巨大的。
中国三管齐下
第一手准备:
为加入TPP铺
外因比内因更能推动中国进程,因为外因能够抵制变化的机构作出改变。中国(上海)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就是典型的外因驱动变化。显然,从自贸区建成速度来看,自贸区极有可能是为了应对TPP谈判而成立的。因为在执政过程中,自贸区的建成可谓异常迅速。今年年初,日本申请加入TPP谈判的意图就是一个潜在的导火线,因为日本对中国有着重要的经济和意义。日本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外资来源国。上,中日两国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两国一直相左。可以预见的是,日本加入TPP的意图将加速韩国TPP申请进度,从而在北亚地区孤立中国。日本也是首个未和美国签订贸易协定而成功加入TPP的国家。这表明,更多国家可能将进入TPP谈判,并结成重要联盟,若中国未加入TPP,这将损害中国利益。
由于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内在差异,在面对重大国际问题时,中国在过去始终遵从机构制定的规则。同样,TPP原则与中国现有的经济和布线不同。考虑到加入TPP后的丰厚利益,中国或许终将软化立场并作出调整。然而,从技术层面来看,中国要想一夜之间其原有体制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表示要将上海自贸区设定在TPP原则之下的原因所在。事实上,我们能够看到上海自贸区和TPP之间的相似之处,如关税减免、外资“负面清单”体系、以及近期推出的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包含了消费者和知识产权原则。展望未来,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将进一步向TPP要求靠拢。TPP谈判进程可能会加快上海自贸区区内步伐,及自贸区在全国范围内的复制计划。
二三手准备:
RCEP与其他双边协定
中国的第二个战略是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相关。RCEP由东盟主导,目前RCEP的16个国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地区,对全球贸易贡献约为40%(TPP对全球贸易贡献约为30%)。TPP谈判将于2015年结束。眼下,RCEP大概是中国在抗衡TPP问题上最强有力的支柱了。
随着TPP谈判的深入,中国正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近年来,中国始终奉行与日本、韩国和的双边贸易协定。即便如此,TPP的影响仍有可能将双边贸易协定。即使中国已经和TPP国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会员国或许仍倾向于和TPP各国进行贸易往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双边贸易协定并非区域贸易协定的完美替代品。然而,不管局限性如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强区域贸易和建立友好外交关系。此外,比起区域贸易协定谈判中的无奈,中国在双边协议的条款和条件谈判中更具发言权。上海自贸区试点一石二鸟
TPP非歧视性原则,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不提供特殊经济机制,所以中国申请加入TPP所面临的最明显挑战在于,中国当前经济态势仍与TPP所要求的背道而驰。表面上,TPP的高标准意味着,无论上海自贸区如何成功,这都不会是中国加入TPP的通行证。其一,上海自贸区只是一个小小的试点。其二,上海自贸区只涵盖了TPP部分元素,即为国内外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但自贸区本身并未明确解决TPP问题,如或工会问题。电信等行业仍未对国外竞争者。
加入TPP的申请条件是否如其表面显示的那么严格呢?即使经济度有限,但越南依然能够加入TPP谈判,并成功在现有国中脱颖而出。尽管越南市场存在以出口为导向的私营行业,但国有部门仍对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2011年,越南国有部门税前利润占总利润的43.3%。这似乎表明,加入TPP并非只是高标准地符合协定要求。最大的挑战在于地缘。越南能够在TPP谈判中占得一席之地,很可能是因为越南与美国的外交关系。而美国之所以欢迎越南加入TPP,是因为美国有意让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纺织品中心。由于大部分TPP亚太地区国都和美国在军事或安全领域签署过相关条约或达成合作共识,所以这很可能是加入TPP的一个心照不宣的标准。因此,中国大张旗鼓,为申请加入TPP而采用三管齐下的策略之举,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短期内无法满足TPP的所有严苛要求,但中国仍可充分展现其政策调整意愿和国际合作诚意。这些对中国申请加入TPP具有重要意义。鉴于TPP谈判中的症结问题,中国可以伺机而动,在国内实施。目前,中国的之已到了一个重要,需要实行结构性以促进可持续增长,TPP恰好是一个强有力的外部推动因素。上海自贸区的试点计划可谓一石二鸟——既表明了中国加入TPP的意愿,又展现了中国在处理国内急需问题上的执行力度。无论申请加入TPP的结果如何,自贸区的试点将给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记者陈文宇整理)
链接
商务部:加入TPP是大生意中国一直与谈判方保持沟通
据《环球时报》报道,韩国11月29日表明关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之后,并于12月3日至6日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九次部长级会议上全面推进与谈判国的预备双边协商程序。韩产业部某负责人1日表示,上周表明关注TPP,就是考虑利用此次WTO部长级会议的机会,与所有谈判国家接触。
有认为,韩国的此番,让不少人对目前正在进行的中韩FTA、中日韩FTA的谈判进程产生些许担忧。商务部国际司副司长孙元江回应称,从韩国目前仅表明其意愿,要真正实现加入TPP,还需经过预备双方协商、正式进行双边协商、原有参与国认可等若干过程。
孙元江表示,在中韩FTA、中日韩FTA建设方面,我国已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分别举行了八轮和三轮谈判,其中中韩FTA谈判已就货物贸易降税模式及协定谈判范围达成共识,将进入出要价谈判阶段。
据孙元江介绍,到今年10月为止,各个经济体向WTO提交的自贸区协定共有221个,其中80%都在近10年签署谈判。“从数字上不难看出,当前国际贸易形式正悄然发生变化,全球似乎兴起了贸易区域化的浪潮。”
对于美国主导的TPP谈判,孙元江表示,“加入TPP是个大买卖,要做大生意,需要去评估所有潜在的风险。”从谈判之初,TPP就在商务部的关注之中,目前商务部正在对TPP的相关规则、协定进行研究,并保持与所有谈判参与方的信息沟通。